病证名。指蛲虫结聚于肠胃而形成的瘕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蛲瘕为病,腹大上,肤黄粗,循之戚戚然。”参见瘕条。
即一周时。指一天的某一时辰至次日的同一时辰。《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即鼻毛。详该条。
①见《浙江中药资源名录》。为芋儿七之别名。②见《杭州药用植物志》。为蒲公英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名。《咽喉经验秘传》:“此症舌上复生小舌。心经郁热也。”因所生小舌状若雀舌,故名。发于左侧者,名左雀舌;发于舌右侧者,名右雀舌。《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心膈蕴积热毒,感风热,气郁劳苦而生,或上或
病名。指喉痹之因于酒毒者。多由痰湿之体,伤于酒毒,湿热酒毒之邪薰蒸心脾,致痰湿热毒壅塞咽喉。《焦氏喉科枕秘》:“此症上焦心脾二经之火,因酒伤而起。形如鸡卵,其色鲜红,其光如镜,壅塞喉中,发热恶寒,头痛
养生书。晋·张湛著。是我国古代较早的养生著作。原书已佚,其中许多片段被录入《医心方》卷二十七、二十八中。
统指血液的失亡。可见于伤寒误治。《注解伤寒论·辨脉法》:“病人脉微而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失血量较多,血气亏损,亦可称为亡血。亡血可由多种病因导
书名。即宋·陈文中所撰《小儿病源方论》与《小儿痘疹方论》的合刊本。参见各该条。
①指四时的平脉。即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素问·阴阳别论》:“四经应四时。”②寸关尺三部,每部各主四经脉。(如左寸心与小肠,右寸肺与大肠)。《难经·十八难》:“脉有三部,部有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