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贵州草药》。为东风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学》。为芜荑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1899~1957【介绍】:针灸学家。原名澹。江苏江阴人。世业医。幼随父乃盈学,后又师从瞿简庄,通内、外各科,尤以针灸见长,深得病家信赖。1930年他于无锡创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并设通函研究
十五络脉加胃之大络,合称十六络脉。《东垣十书》:“十二大经之别,并任督之别,脾之大络脉别,名曰大包,是为十五络,诸经皆言之。予谓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是知络有十六也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翠云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未婚女子由于阴虚血弱,火盛水亏而致经闭。症见经闭不行,羸瘦,潮热。治宜养阴益血。方用柏子仁丸,兼用泽兰汤。
经穴别名。《针灸集成》。即足三里,见该条。
证名。见《医宗必读》卷六。即目昏。详该条。
病证名。出《经效产宝》。即子淋。详该条。
皮肤针之一。将毫针集簇成丛,外加捆扎,故名。参见皮肤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