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即齿迟。见该条。
病名。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即能近怯远证。详该条。
病证名。指风湿合邪而引起的通身水肿。《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通身肿者,头面手足皆肿也。得病之由,内停湿饮,外感风邪,风湿相搏,水道不利,外攻肌肤而为肿也。”肿势严重的,用疏凿饮子以消水;症状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蠹疽。见该条。
见清·龙柏《药性考》。即西洋参,详该条。
《症因脉治》卷一方。苍术、防风、甘草、石膏、知母、厚朴、陈皮。水煎服。治外感湿热,胃脘作痛。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官阶从九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古代医学十三科之一。元代分医学为十三科,产科专门治疗妇女疾病,相当于现在的妇产科。参见十三科条。
即髃骨。详髃条。
见药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