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明代医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世医出身,父亲嵇清为骨伤科名医。他继承家业,长于治疗杂病。武宗时(公元1506~1531)在太医院任职。
病名。《灵枢·痈疽》:“发于尻,名曰锐疽。”即鹳口疽。见该条。
汤剂不规定时间冷服的称饮子。如《宣明论方》的地黄饮子。
王,通旺。指当旺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治其王气,是以反也。”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金刚散之别名,详该条。
攻邪与扶正并用的治法。适用于邪实体虚,攻邪与补正需要同时进行的病证。如热病邪结肠胃,气虚而便结,用黄龙汤,以甘草、人参、当归补虚,以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泻下。
病名。见《病因脉治·霍乱》。即热霍乱。详该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老鼠耳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2卷。清·曾懿撰。刊于1906年。作者鉴于当时世医对伤寒、温病误治甚多,故着重将伤寒、温病的病情及治法予以明辨。卷1伤寒、温病证治;温病证治主要参考《温病条辨》。卷2为内科杂症、五官科、妇、儿、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凡女子新婚初次性交而阴户疼痛,名曰嫁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