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雷公炮炙论》。为草薢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杜本条。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1974年版)。即胃管下俞。见该条。
书名。12卷。元·王好古撰。作者初撰于1291年,后原稿佚失,经追忆“十得七八”,复刊于1297年。此书以十二经为纲,首述伤寒,附以杂证。学术渊源以张仲景为本,参酌补充张元素、李东垣等治法,选方采用《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翼方》。位于第五腰椎棘突下方。主治转胞,腰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疡医大全》卷三十五方。油核桃、猪板油各三钱,白薇二钱,轻粉、防风、苏叶各一钱。捣丸,弹子大,擦患处。治疥疮。
即子宫口。《灵枢·水胀》:“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类经》:“子门,即子宫之门。”
皮毛之孔窍,即毛孔。见《脾胃论》。
泛指素体虚、机能衰退的一些慢性病。病机上又称内有久寒。参痼冷条。
【介绍】:见扁鹊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