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药将

药将

见《白喉忌表抉微》。该书把治疗白喉的常用药按其作用的猛、缓分为“正将”、“猛将”、“次将”三类。云:“以正将为定法,而以猛将驭其重,次将驭其轻。”其临床意义是“正将”药最为“王道”,“猛将”药治疗重症,“次将”药用于轻症。而每“将”之中又分数条。详正将、猛将、次将各条。

猜你喜欢

  • 歧骨

    骨骼部位名。指两骨末端互相交合的部分,状如分枝,故名。《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

  • 肝火耳鸣

    病名。系指耳鸣之因于肝阳上亢所致者。治宜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参见耳鸣条。

  • 吸远

    指吸气深长而困难的症状,为肾阳衰微之征。《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在下焦者,其吸远。”

  • 内肾

    即肾脏。与外肾(男子外生殖器)相对而言。

  • 又名顑。面颊的下部。

  • 痧喉

    病名。即喉痧。又名疫喉、疫喉痧、烂喉痧。本病除发热、咽喉疼痛肿烂外,皮肤还出现痧斑,故名。治以辛凉解表,泄热解毒,滋液养阴等法为主。参见疫喉等条。

  • 舌萎

    证名。指舌体萎废,不能自由转动。《灵枢·经脉》:“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即舌痿,参见该条。

  • 痧子

    见元·滑伯仁《麻证新书》。麻疹的别称。详该条。

  • 少瞑

    证名。闭目曰瞑。少瞑是睡而少寐之意。《灵枢·大惑论》:“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瞑焉。”详见不寐条。

  • 起罐

    拔罐术语。指拔罐后将火罐除去之意。起罐时常先用手指按压罐口边的皮肤,另以一手将罐体略向对侧扳动,使罐口与皮肤间形成一个孔隙,让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就可松脱。惟起罐时,用力宜轻缓,以免损伤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