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金匮
即《方海》,详见该条。
即《方海》,详见该条。
五输穴名。指五输穴中的井穴和荥穴。《素问·水热穴论》:“冬取井荥。”张隐庵注:“夫井,木也,木生于水,故取井木以下阴气,易使其发生而上逆也;荥,火也,故取荥穴以实阳气,乃助其伏藏也。盖冬令闭藏,以奉春
出《新修本草》。即香蒲,详该条。
五噎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多见于思虑过多者。《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思噎者,心悸动,喜忘,目视,此皆忧恚嗔怒,寒气上入胸膈所致也。”参见五噎、噎条。
【介绍】:三国时蜀国医家。据史料记载,著有《意医纪历》1卷,现已不传。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猪鬃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类证活人书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即骨折。详该条。
证名。①见《外科辑要》卷三。指疮口不敛,周围组织渐高坚硬。多因疮疡溃后,感受风湿热毒,或不慎房事或饮食禁忌,或外用药物不当所致,可用银针挑破疮口四周,以木耳焙研极细末,麻油调敷可消;亦可用丹药腐蚀;待
证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三。又名杨梅圈疮。其形大小不一,二三相套,色红作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