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藏结

藏结

证名。亦作脏结。①指阳气虚衰,阴浊凝结,状如结胸的病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一云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成无己注:“结胸者,邪结在胸;藏结者,邪结在藏。二者皆下后邪气乘虚入里所致。……与阴相结者,为藏结,以阴受之则入五藏故尔。”治用理中汤四逆汤等方。②指胁下素有积聚痞块,并连在脐旁,痛引少腹的病症。或谓疝气亦属此类。《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伤寒来苏集·陷胸汤证》:“少腹者,厥阴之部,两阴交尽之处;阴筋者,宗筋也。今人多有阴筋上冲小腹而痛死者,名曰疝气,即是此类。”③指脏气不平,阴阳关格所致的便秘。《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秘结证治》:“……或藏气不平,阴阳关格,亦使人大便不通,名曰藏结。”参见便秘条。

猜你喜欢

  • 产后风冷虚劳

    病证名。又名产后风虚冷劳。《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产则血气劳伤,脏腑虚弱,而风冷客之,风冷搏于血气,血气不能自温于肌肤,使人虚乏疲顿,致羸损不平复,谓之风冷虚劳。若久不瘥,风冷乘虚而入腹,搏于血则否

  • 中品锭子

    《外科理例》方。白矾末二两,白砒末一两三钱,乳香末、没药末各三钱。先将白砒末放入泥罐内,次用矾末盖之,以炭火煅令烟尽,取出研细末,后加余药,糯米糊和为挺子,状如线香,阴干,每次一锭,放入疮内。治痔漏,

  • 黄卷皮

    出《本草图经》。即大豆黄卷,详该条。

  • 足少阴之筋

    足少阴的经筋。《灵枢·经筋》:“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

  • 黄帝内经始生考

    书名。原卷数不详,现存3卷。明代作品,撰人佚名。刊于1567年。本书分类节录《素问》与《灵枢》二书中有关“始生”(意为最早产生)的原文,作了某些分类,但体裁较为零乱,且未加注释。

  • 仁当·东桑嘉措

    【介绍】:清代藏医学家。西藏吉雪人。著有《医学源流》。

  • 目不能远视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廿八。即能近怯远症,详该条。

  • 卫气同病

    表邪入里化热,气分的热势已盛而卫分证仍未消除的病证。症见壮热、口渴、心烦、汗出,伴有恶寒、身痛,舌苔薄白微黄或黄白相兼。治宜清热解表,表里两解。

  • 蜈蚣蒿

    见《陕西中草药》。为洋蓍草之别名,详该条。

  • 下品锭子

    《外科理例·补遗》方。白矾二两,白砒一两五钱,乳香、没药各二钱半,牛黄二分。先将砒末放泥罐内,次用矾末盖上,以炭火煅令烟尽,取出研细末,后入余药末,糯米糊和为挺子,状如线香,阴干,每次一锭放入疮内,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