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儒门事亲》卷五。即子喑。详该条。
①见《中药材手册》。即青风藤。②见《江西中药》。为爬山虎之别名,各详该条。
出《本草拾遗》。又名痱子草、热痱草、紫花草、野香茹。为唇形科植物粗糙荠苧Mosla scabra(Thunb.)C.Y.Wu et H.W.Li的全草。分布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及华东、中
见《本草纲目》。为细辛之别名,详该条。
即白金丸,见该条。
指针灸临床治病时穴位相互配合的方法。常用的有:前后配穴法、俞募配穴法、表里配穴法、原络配穴法、远近配穴法、子母配穴法等。详各该条。
①经穴名。代号GB36。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之郄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7寸,当腓骨前缘处;或于阳交穴前方1寸取穴。一说“在外踝上六寸”(《循经考穴编》)。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铁苋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荷苞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五色旁通五脏图》1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