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为青风藤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战国时医家。详见子阳条。
病名。《喉科心法》:“抢舌风,着力咯出血,即愈。”即飞扬喉。详该条。
见温疫论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橡木皮之别名,详该条。
外治法之一。罨,掩覆(掩盖)之意。以水或药汁掩覆局部的方法。罨时不断更换,以达到降温、消炎、止痛和止血目的。分冷罨和热罨两种,各详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醋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元代医家。原名萨里弥实,蒙古族。精通医术,擅长内、妇科。惟幼科用药,或嫌峻利。撰有《瑞竹堂经验方》。
见《备急千金要方》。即松木皮,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外台秘要》。位于胸侧部,腋前皱襞直下,第三肋间隙中。主治胸胁支满,食欲不振,呕吐;以及肋间神经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