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痰病的一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发于前臂及腕部的骨关节处。初起筋骨疼痛,进而漫肿坚硬,不红不热,常连肿数块,日久内溃窜通,穿孔较多,时流白浆,如蝼蛄窜穴,故名。并伴见面黄食少、消瘦,午后寒热交作
病名。清·周登庸《续广达生编》卷三:“问蟠肠生是何缘故,是用力过度耳,产母平日气虚,临产用力努挣,浑身气血下注,以致肠随儿下。一次如此,下次又复如此,若能等到瓜熟蒂落,焉有此怪异。”即盘肠生。详该条。
病证名。《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女子逆经之证,乃血逆上行,冲灌瞳人,以致满眼赤涩。”即室女逆经,详该条。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为其管屈曲不直,难以下药至底也。”即管道走行弯曲的肛漏。
病证名。鼻翼开合煽动,为肺气闭塞及肺绝的症状。林慎菴云:“鼻煽有虚实新久之分,不可概言肺绝。若初病即鼻煽,多有邪热风火,壅塞肺气使然;若久病鼻煽喘汗为肺绝”(《厘正按摩要术》)。
《疫喉浅论》卷下方。玄参、麦门冬、生地黄、甘草、知母、马勃、大黄、犀角、芒硝、沙参。水煎,兑童便一盅服。治疫喉腐烂,灼热痧赤,谵语神烦,舌干绛或干黑,脉数便秘,瘈疭抽搐,内火大炽,津液已伤等症。如神识
民族医工具书。旺堆著。此书系由我国作者用本民族文字所编写的第一部藏医学辞典。共收辞目2500余条,涉及藏医基础理论、生理解剖、临床各科的病证、诊断、治法等,还有一些重要的医学人物和医学文献等内容,释文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九。又名时疫发斑、温疫发斑、温毒发斑。各详该条。
《神农本草经》药物分类法中之一类。详三品条。
见佛教经《四分律》。指月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