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云南中草药》。为野冬青果之别名,详该条。
口腔的上壁。分硬腭与软腭两部分。硬腭在前,以骨质为基础;软腭在后,由粘膜及肌肉组成。
出清·汪连仕《采药书》。为金边兔耳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长期呕吐、腹泄不止,引起脾虚而致的慢惊风。《幼科发挥》:“久泻不止,津液消耗,脾胃倒败,下之谷亡,必成慢惊,所谓脾虚则吐泻生风是也。”临床可见于中毒性消化不良的酸中毒病者。治以益胃养津为主。
见《类证治裁》卷二。即五味子汤第一方。见五味子汤条。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下:“痿疮初起形如粟豆,色红,大如梅李,血不出,脓不生,痛不止,久则延及遍身。由火毒而成,宜参疔疮治法。”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即蚕豆茎,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妇产科》。为一点血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六轴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苏轼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