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为金樱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指妊娠眩晕。平素血虚,孕后血聚养胎,孕至七、八个月阴血愈虚,不能上荣清窍,以致虚火上炎,鼓动其痰,或因气虚而致眩晕。重者忽然昏倒不省人事,少顷即醒,又若常人。宜养阴清热,
见红炉点雪条。
病证名。由哺乳失宜而成的疳疾。小儿长期缺乏营养,或乳食伤脾,均能导致脾胃积热,灼损津液而形成本病。症见形体消瘦,毛发痿黄易脱,面色黄黯,腹部胀大,时有潮热,皮肤松弛,囟门低凹,头骨不合等症。治宜健脾利
诊法术语。即失神。详该条。
①见《药物出产辨》。为石斛之别名。②出《吴普本草》。为荩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三对节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荆芥之别名,详该条。
简称通泄。通泄大便以清除里热的治法。寒下、增液泻下等法皆是。
病证名。指疫喉病人复因郁火内结所致之便闭证。治宜疏下。参见疫喉有关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