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即宋·陈文中所撰《小儿病源方论》与《小儿痘疹方论》的合刊本。参见各该条。
五陷之一。指痘出稠密,其色如灰,根脚无红晕而顶陷者,为气血大虚所致。治法详白陷条。
见《本草纲目》。即朴硝,详该条。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廿八:“若被风邪伤肝,肝气不足,故令目泪出。”即迎风流泪,详该条。
证名。出《灵枢·淫邪发梦》。又名脾气实。指脾经邪气盛实的证候。《诸病源候论·脾病候》:“脾气盛,为形有余,则病腹胀,溲不利,身重苦饥,足痿不收,腑善瘈,脚下痛,是为脾气之实也。”参见脾病、脾实等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艾纳香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即坏疽漏。参见该条。
病证名。指伤寒病的太阴、少阴、厥阴证而言。参见太阴、少阴、厥阴条。
眼科病证。俗称赤觑、赤瞎。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初起,势甚轻微,次后始赤涩有泪,浑睛生障,多脉与眵,日久诸轮廓皆坏,虽略能行走,瞳子不见影动,且障稍高于睛。”其睑内常有椒粟颗粒。类今之沙眼
见《皇汉医学·产科发蒙》。即儿枕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