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即食瘥的俗称,见《证治准绳·杂病》。详心瘥、食瘥条。
出《诸病原候论》卷三十五。即王烂疮。详该条。
【介绍】:见跗阳条。
即五脏之气。指五脏的机能活动。
见《丹溪心法》卷二。即紫菀散第五方。见紫菀散条。
藏名《加保拉希保地默保》。综合性藏医书。由入藏的汉族、印度、克什米尔、吐谷浑、大食、尼泊尔和西藏的名医共同编译。成书于八世纪末。全书收录了本松岗哇、僧能和敬虚的《杂病治疗》、《艾灸明灯》、《配方玉珠》
十五络脉之一。原称足太阴之别。《灵枢·经脉》:“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本络脉发生病变,实则腹痛;虚则膨胀。如脉气逆乱则上吐下泻。
齐,通剂。指必须服用的药剂。《素问·汤液醪醴论》:“必齐毒药攻其中。”《素问·玉版论要》:“必齐主治。”一说:必为火之形近误字,必齐即火齐。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臑会。见该条。
【介绍】:见刘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