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骭疮

骭疮

病名。骭,胫骨也(《说文》)。宋《荘季裕著鸡肋编》:“疮发于足胫骨旁,肉冷难合,色紫而痒者,此人谓之臁疮,南人呼为骭疮,其实一也。”即臁疮之别称。详臁疮条。

猜你喜欢

  • 多汗

    证名。出《素问·脉要精微论》等篇。指不因天热、运动、服药等正常因素引起的异常汗出。

  • 肩脉

    经脉名。即手太阳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载:“肩脉:起于耳后,下肩,出臑外〔廉〕,出□□□,乘手北(背)。是〔动则病:嗌痛,颔种(肿)〕,不可以顾,肩以(似)脱,腨以(似)折。是肩脉主治其所产病:领(颔)〔

  • 升丹

    出《药籢启秘》。为三仙丹之别名,详该条。

  • 白苔红地舌

    苔白而质深红之舌象。为湿浊遏阻膈间,营分热邪伏而不能外透之候。多见于瘟疫病,治宜先辛开苦降以泄其湿,再用苦辛甘凉从里透外,气化津布,热随汗解(见《外感温热篇》)。

  • 贴骨伞

    见《陕西中草药》。为兔儿伞之别名。详该条。

  • 葛应泽

    【介绍】:元代医官。名医应雷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任平江路(今苏州一带)官医提领。

  • 人参清镇汤

    《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方。柴胡、人参各一两五钱,生黄芪、半夏、炙甘草各七钱五分,青黛六钱,天门冬(去心)三钱,陈皮(去白)、五味子(去核)各二钱。为末,水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食后温白汤送

  • 长针

    针具名。九针之一。又名环跳针。《灵枢·九针论》:“长针,取法于綦针,长七寸,主取深邪远痹者也。”现代所用芒针类此。多用于深刺,以治疗痹症。

  • 否格

    病名。指阴阳之气阻塞不通所致的疾患。《华氏中藏经·阴阳否格论》:“否格者,谓阴阳不相从也。阳奔于上则燔,脾肺生其疸也,其色黄赤,皆起于阳极也;阴走于下则冰,肾肝生其厥也,其色青黑,皆发于阴极也。疸为黄

  • 撄(ying 英)宁生

    【介绍】:见滑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