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东中药》。即水翁花,详该条。
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指经漏。详该条。
病证名。《古今医统》:“此症脾胃积久而发出,以致睑内生赘如粟如黍,或有血块,俱以手法去瘀血,服活血清热药。”
针灸著作。8卷(即《医宗金鉴》卷79~86)。清·太医院编。刊于1742年。其中卷79为九针、十二经井,荣、俞、经、合、原,络穴、八会穴及经脉流注;卷80为周身骨度及各部诸穴;卷81~84为十二经及奇
【介绍】:见姚能条。
位于阴囊之后、会阴之前的高起部分。《身经通考·身经问答》:“下极之前,男为阴廷,女为窈漏。”
【介绍】:清代医家。字对山,上海人。撰有《对山医话》一书,主要为平时研究医学心得之随笔。
见元·滑伯仁《麻证新书》。麻疹的别称。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传染病》。为山稔根之别名,详该条。
穴位深浅分部名。亦称“天才”。指浅层。参见人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