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黄蜡灸法

黄蜡灸法

外治法之一。见《外科大成》卷一。系促进疮口愈合的方法。适用于疮疡未溃或已溃难敛者。其法是以湿面糊随疮肿根盘作圈,高寸余,紧贴皮上,如井口形,勿令渗漏。圈外围布数重,防火气烘肤;圈内铺黄蜡屑三、四分厚,以铜漏杓盛桑木炭火,悬蜡上烘之,令蜡溶化再添蜡屑;随化随添,以“井”满为度。皮不痛者毒浅,灸至知痛为度;皮痛者毒深,灸至不知痛为度。去火杓,急喷冷水少许于蜡上,待冷去蜡。如患处漫肿无头者,可贴以湿纸,于先干处灸之。初起者灸一~三次可消;脓成者灸二~三次可溃;疮久溃不敛,四围顽硬者,即于疮口上灸之,蜡从孔入,其顽腐瘀脓尽化,有加速收敛之功。

猜你喜欢

  • 陈莲舫医案秘抄

    书名。董韵笙辑。陈氏系清代御医,诊疗对象主要是上层统治阶级。经治以虚证或脏腑功能失调的病证为多,用药平稳,以轻灵取胜,治法偏于调理、滋补。常一案拟具多方,书中列有各季调理方。

  • 女肠

    出《广雅》。为女菀之别名,详该条。

  • 奇效海上良方秘本

    方书名。4卷。旧题孙真人著,实系托名之作。撰年不详,1914年曾予刊印。本书分为头面,耳目、口鼻、喉舌齿牙、身体、四肢、胸胃心腹、杂症、妇女、胎产、小儿、痘疹、痈疽疮毒及中毒急救等类,各类病证分别汇选

  • 脐湿

    病证名。出《颅囟经》。指新生儿脐带脱落后,脐孔湿润不干,甚或有水溢出,或脐孔周围稍见红肿。由于断脐后护理不当,为水湿所浸,如洗浴未给揩干,或因尿布过分潮湿,久浸脐部而成。治宜外用收敛固涩药物,如枯矾、

  • 内经

    ①医书名。《黄帝内经》的简称。《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经》二书。详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条。②指行于脏腑的经脉。《黄帝内经太素》:“……十二经脉,入府藏者,以为内经。”

  • 桔梗白散

    即白散,见该条。

  • 心合脉

    五脏与五体相合,心主要是联系脉。《素问·五脏生成篇》:“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类经》:“心生血,血行脉中,故合于脉。”参见心主血脉条。

  • 克蛇龟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夹蛇龟之别名,详该条。

  • 王师道

    【介绍】:金代医生,曾任太医院保全郎。1168年(大定八年)曾赴西夏为大臣任得敬治病。

  • 燃法

    即捻法。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