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名。出《千金翼方》。位于后正中线,第三腰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腹痛,泄泻,腰痛;以及膀胱炎,肠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小儿推拿方法。即打马过天河,详该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马蔺花之别名,详该条。
出《脉经》。指月经不调。详该条。
八法之一。包括消散和消导两种意义。用消散导滞破积药,以消除食滞及因气血瘀滞而产生痞积的方法。有消食化滞、消痞化积等法。详各条。
①将药物加水煎煮。②汤剂的另一种名称。如一贯煎。
六腑病候之一。大肠为传导之官,与脾胃同候。大肠与肺相为表里。其病有寒热虚实之分。多由大肠客寒积热、宿滞瘀积,或气虚津枯所致。临床表现多见大便异常,并可兼见肺脾症状。《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大肠病者
参见痧痘集解条。
见《竹林女科证治》。即经行后期,详该条。
【介绍】:见吴正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