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一柱香

一柱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柱香

药材名称一柱香

拼音Yí Zhù Xiānɡ

来源茜草一柱香Hedyotis capituligera Hance [Oldenlandia capituligera (Hance)O. Ktunze],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贵州。

性味辛,凉。

功能主治清热散郁。

急性结膜炎:煎水熏。

无名肿毒:捣绒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一柱香

药材名称一柱香

拼音Yí Zhù Xiānɡ

别名臭假耳草(《广西植物名录》)。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茜草科植物一柱香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草木,高20~40厘米。叶对生,叶片卵圆形或长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约4厘米,宽约1.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全缘;托叶连合,着生于两叶柄之间,卵圆形,边缘具细毛绒。2歧聚伞花序顶生;小花梗长约5毫米;花白色,长约3.5毫米;萼片4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花冠合生,4裂,内生柔毛;雄蕊4,着生于花冠上;子房下位,2室,柱头2裂。蒴果,种子多数。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地。

性味性凉,味辛。

功能主治清热散郁。

复方①治眼红肿:一柱香一两,煎水熏患眼。(性味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无名肿毒:一柱香适量,捣绒敷患处。(《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一柱香

药材名称一柱香

拼音Yí Zhù Xiānɡ

英文名All grass of Capituligrerae

别名新草耳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一柱香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otis ingrata (wall.) Hook. F.[Neanotis yngrata(Wall.ex Hook .f,)W.H.Lewi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收采全草,除尽泥土、杂物,鲜用或晒干备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木,高达1m。茎不分枝或有少数分枝,直立或下部卧地。叶对生;叶柄短;托叶下部近三角形,连合,着生于两叶柄之间,边缘具细绒毛;叶片薄纸质,卵圆形或长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9cm,宽约1.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均被短柔毛。二歧聚伞花序顶生,总花梗和分枝均有狭翅状棱角;花白色,无梗或有短梗;花萼4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花冠长约5mm,冠管稍宽,内生柔毛;雄蕊4,花药露出花冠外;子房下位,2室,柱头2裂。蒴果近球形,稍侧扁,宽约2mm。种子小而多数,平凸,有小疣点。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林下荫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各地。

性味味辛;性凉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肝泻火。主无名肿毒;目赤红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复方1.治眼红肿:一柱香一两,煎水熏患眼。

2.治无名肿毒:一柱香适量,捣绒敷患处。(《贵州草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蓟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蓟药材名称小蓟拼音Xiǎo Jì别名刺儿菜、刺菜、曲曲菜、青青菜、荠荠菜、刺角菜、白鸡角刺、小鸡角刺、小牛扎口、野红花来源本品为菊科刺儿菜属植物刺儿菜Cephalanoplos

  • 川山橙根

    药材名称川山橙根拼音Chuān Shān Chénɡ Gēn别名蔷薇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川山橙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odinus hemsleyanus Diels采收和储藏:夏、

  • 光慈姑

    《中药大辞典》:光慈姑药材名称光慈姑拼音Guānɡ Cí Gū出处《河南中药手册》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老鸦瓣的鳞茎。春、秋、冬三季均可采收。挖取鳞茎,洗净,除去须根及外皮,晒干。放置干燥处保存。

  • 黄花绿绒蒿

    药材名称黄花绿绒蒿拼音Huánɡ Huā Lǜ Rónɡ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椭果绿绒蒿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conopsis chelidoniflia Bur.et Fran

  • 扶芳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扶芳藤药材名称扶芳藤拼音Fú Fānɡ Ténɡ别名换骨筋、小藤仲、爬行卫矛来源卫矛科卫矛属植物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 (Turcz.) Ha

  • 炮仗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炮仗花药材名称炮仗花别名黄鳝藤来源紫葳科炮仗花属植物炮仗花Pyrostegia ignea Presl[P. venusta Baill.],以花和叶入药。全年可采,切碎晒干。性味

  • 黄桷叶

    《中药大辞典》:黄桷叶药材名称黄桷叶拼音Huánɡ Jué Yè别名大榕叶(《生草药性备要》)。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叶。原形态黄葛树(《边州闻见录》),

  • 青箭杆草

    药材名称青箭杆草拼音Qīnɡ Jiàn Gǎn Cǎo别名大柴胡、银柴胡、马兰头(《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菊科植物毛茎马兰的全草。夏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

  • 金槐

    《中药大辞典》:金槐药材名称金槐拼音Jīn Huái别名十二槐花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小叶假糙苏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亚灌木,高30~80厘米。茎直立,方形,有棱,棱之间凹隙较

  • 毛茄

    药材名称毛茄拼音Máo Qié英文名root of Hairy Nightshade别名羊不食、大叶毛刺茄、毛果牙卡、大祥颠茄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毛茄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