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腭
口腔的上壁。详腭条。
口腔的上壁。详腭条。
后周时期医官职称。
①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玉堂,见该条。②出《金匮玉函方》,为菊花苗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马陆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丹徒(原属江苏镇江)人。精于医术,为贫穷人治病,常不取酬。撰有《痘疹形色论》、《伤寒余注》,未见刊行。
【介绍】:见罗知悌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狗筋蔓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滴水珠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脾虚湿盛所致的泄泻。《张氏医通·大小府门》:“日间无事,将晡腹膨,一夜肠鸣,不得宽泰,次早洞泻,此名顿泻。”治宜健脾利湿。偏湿盛者,用胃苓汤加木香、砂仁;偏脾虚者,用理苓汤加木香。
同胞膊。详该条。
即拔罐法。见《外科正宗》卷二:“脑疽应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