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宋代医生。别号李车儿。开封人。曾任宋高宗时期的太医院院判,从高宗赵构南渡,迁居南方。
针身细长,针尖微钝,形如牛麓的针具。《灵枢·九针论》:“员利针,取法于氂针。”
踝关节内、外侧的圆形骨隆起部位。
病证名。见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小儿表里遍身俱热,日久不止,颊赤口干,大小便涩,谓之积热。乃内因乳食肥甘;外因重被厚棉,炉火侵迫所致。此内外蕴积之热,先以三黄丸下之,后以凉惊丸调之。
出《神农本草经》。为天花粉之别名,详该条。
即雷击散,见该条。
病名。《外科十三方考》下编:“此症生于龟尾穴下,下身一段及背脊骨上皆红肿作痛,潮热身重……漏孔出脓极多。”治法:先用化肉膏外贴,至肉黑时以针拨开,则脓随针出,排脓后于孔内插药三次,促其脓干,内服中九丸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向日葵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山胡椒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又称暴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