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珍珠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陈文中条。
方书名,见《隋书·经籍志》。12卷,东晋·陈延之撰,约撰于公元4世纪初。本书早佚,其佚文散见于《外台秘要》、《医心方》等书中。
见《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为赤阳子之别名,详该条。
形容抬肩以助呼吸的状态。《素问·通评虚实论》:“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本症多见于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哮喘病发剧时亦可见此。参见张口抬肩条。
【介绍】:见冯时可条。
【生卒】:十八世纪【介绍】:清代医家。新安(今安徽境)人,生平未详。曾抄录整理《摩腹运气图考》(后改名《延年九转法》)1卷,由颜伟于1735年作序。该书列有九图,并附图说,论述揉腹导引、健康长寿之法。
【介绍】:元代医僧。德兴(今江西德兴)人。精通医术,武宗(1308~1311)时为太医。
病证名。①《儒门事亲》卷四:“夫病疳利,米谷不化,日夜无度,腹中雷鸣,下利完谷出。可用导水丸、禹功散,泻讫,一二日可服胃风汤,不愈则又可与桂枝麻黄汤,发汗则愈矣。”②即疳痢,详该条。
五脏病邪之一。《灵枢·五邪》:“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难经·十难》:“心脉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