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湖南药物志》。为杜茎山之别名,详该条。
风和寒相结合的病邪。《素问·玉机真藏论》:“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临床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等。治以祛风散寒为主。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即无比薯蓣丸,见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落地生根之别名,详该条。
即舌。详该条。
①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瞳孔(正视时)直上入发际1寸处。主治头痛,眩晕,感冒,鼻塞,目赤肿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②太阳穴别名。见《中国针灸学》。
出许慎《说文解字》。即唇疮。详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碧桃干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品化义》。为龙眼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西汉时医家。为齐王侍医,讲究服食之道,后因服食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