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九节茶

九节茶

药材名称九节茶

拼音Jiǔ Jié Chá

别名珊瑚(《汝南圃史》),观音茶(《生草药性备要》),接骨木《植物名实图考》),九节风(《分类草药性》),驳节茶(《岭南采药录》),嫩头子(《峨嵋药植》),草珠兰(《修订增补天宝本草》),山石兰、按骨兰(《广西中兽医药植》),山鸡茶、鸡膝风、山胡椒(《陆川本草》),骨风消(《南宁市药物志》),大威灵仙、九节兰、青甲子、满山香(《湖南药物志》),来年红、九节红、十月红、九节蒲(《闽东本草》),鸡骨香(《广西中草药》),接骨茶(《贵州草药》),鱼子兰(《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为金粟兰科植物接骨金粟兰枝叶。夏季采收。

原形态常绿亚灌木。茎高70~100厘米,绿色,无毛,节膨大,节间有纵行的脊和沟。叶对生,革质,卵状长圆形至披针状长圆形,长6~16厘米,宽3~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尖或楔形,边缘除基部外有粗锯齿,齿端为硬骨质;叶柄长0.5~1.5厘米,无毛;托叶鞘状。花小,黄绿色,单性,雌雄同株;雌雄花合生,生于一极小的苞片的腋内,组成顶生短穗状花序;雄蕊1,药隔膨大成卵形,花药2室;子房1,卵形,柱头无柄。核果球形,直径约3毫米,熟时红色。花期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丛林阴湿处。分布四川、云南、贵州、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等地。产四川、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的嫩枝叶,茎枝有明显的节,圆形,棕色。叶对生,薄革质,卵状长圆形或披针状长圆形,棕色或绿褐色,边缘除基部外有粗锯齿,齿尖有硬骨质。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叶含香豆酮、内酯、黄酮甙、氰甙、挥发油及鞣酸。

果实含蹄纹天竺素鼠李葡糖甙。

性味辛,平。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劫,性平。"

②《南宁市药物志》:"辛温而苦。"

功能主治抗菌消炎,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治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菌痢,风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

①《生草药性备要)):"煲水饮,退热。"

②《分类草药性》:"治一切跌打损伤,风湿麻木,筋骨疼痛。"

③《峨嵋药植》:"叶,可止呕吐。"

④《陆川本草》:"接骨,破积,止痛。治跌打骨折,损伤肿痛,风湿骨痛,烂疮,毒蛇咬伤。"

⑤《湖南药物志》:"通经。治产后腹痛。"

⑥《闽东本草》:"健脾,活血,止渴,消肿胀。治产后外感.寒热往来,头身疼痛,口渴,肿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注意阴虚火旺及孕妇忌服。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性关节炎:鲜接骨金粟兰草捣烂,洒炒敷患处,或用根五钱至一两,浸酒服。(《广西中草药》)

②治劳伤腰痛:接骨茶、四块瓦退血草各五钱,煨酒服。(《贵州草药》)

③治胃癌:接骨茶五钱,煨水服。(《贵州草药》)

④治外伤出血鲜接骨金粟兰叶,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⑤治伤口溃烂:接骨金粟兰茎、叶适量,煎水外洗。(《广西中草药》)

⑥治汤、火伤:九节茶干叶,研末一份,茶油二份调匀,涂抹患处。(《福建中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各种炎症性疾患

如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脓肿等。通常采用口服煎剂,每天2两,3次分服。或全草加工制成注射液,每2毫升含生药2克或4克,每次肌肉注射1~4克,每天4次,连续2~3天或更长时间。对球菌和杆菌均有较高的抑制作用。治疗250例,有效244例,占97.6%;其中痊愈181例,占72.4%。有些患者体温在1~2天即降至正常。用药后未发生不良反应。

②治疗丝虫病

用浓度1:3的注射液,成人每天肌注2~4毫升,7天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3天以上血检未转阴者,再给第2~3个疗程。治疗28例,以3次检查阴性为有效者18例。另有22例先用海群生治疗未阴转而再用此药治疗后,17例有效。

③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试用4例,每次肌注4毫升(每毫升含生药2克),每天3次,连续1~2周。初步观察,有一定的近期疗效。

④预防感冒

用九节茶3钱、防风2钱、沙氏鹿茸草1钱,加白砂糖适量制成糖浆5毫升,为一次量。日服1次,连服3天。预防服药组2417人,结果感冒者241人,发病率为9.97%;而对照组(未服药)1226人中感冒者253人,发病率为19.84%。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差别。服药后发病者病情较对照组轻。服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栀子花根

    药材名称栀子花根拼音Zhī Zi Huā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栀子"条。性味①《分类草药性》:"苦。"②广州部队

  • 紫苏苞

    《中药大辞典》:紫苏苞药材名称紫苏苞拼音Zǐ Sū Bāo出处《本草逢原》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宿萼。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苏叶"条。功能主治治血虚感冒。用法用量内服:煎

  • 梓树

    药材名称梓树拼音Zǐ Shù别名臭梧桐、黄金树、豇豆树、水桐、梓实、梓白皮来源紫葳科梓属植物梓树Catalpa ovata G. Don,以果实、树白皮和根白皮入药。秋季果实成熟时摘下果实,

  • 乌蛇

    药材名称乌蛇拼音Wū Shé别名剑脊乌梢(《本草衍义》),黑花蛇(《纲目》),乌峰蛇(陈义《动物学》),青蛇(《现代实用中药》),乌风蛇、黄风蛇(《生物学通报》(2):5,1958),青大将

  • 臭黄荆叶

    《中药大辞典》:臭黄荆叶药材名称臭黄荆叶拼音Chòu Huánɡ Jīnɡ Yè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黄荆的叶,4~7月采。功能主治①《分类草药性》:&q

  • 大黄茎

    《中药大辞典》:大黄茎药材名称大黄茎拼音Dài Huánɡ Jīnɡ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等的地上茎或嫩苗。性味①《唐本草》:"味酸。

  • 毛桐

    药材名称毛桐拼音Máo Tónɡ别名紫糠木、圆鞋、黄花叶、红妇娘木来源大戟科毛桐Mallotus barbatus (Wall.) Muell.-Arg.,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北、

  • 山蓼

    药材名称山蓼拼音Shān Liǎo别名酸浆菜、肾叶山蓼来源蓼科山蓼Oxyria digyna (L.)Hi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南、西北等地区。性味酸,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治肝气不舒,肝炎,

  • 鲨鱼心

    药材名称鲨鱼心拼音Shā Yú Xīn来源药材基源:为真鲨科动物阔口真鲨等多种鲨鱼的心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charhinus latistomus Fang et Wang采收和储藏:捕捞后

  • 东风橘根

    药材名称东风橘根拼音Dōnɡ Fēnɡ Jú Gēn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酒饼竻的根。原形态酒饼竻,又名:半天钓、假花椒、猪钓竻公、东风橘(《岭南采药录》),蚝壳刺、铜将军、蚌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