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五皮散

五皮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皮散

药方名称五皮散

处方五加皮地骨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脾气停滞,风湿客搏,脾经受湿,气不流行,致头面虚浮,四肢肿满,心腹膨胀,上气促急,腹胁如鼓,绕脐胀闷,有妨饮食,上攻下注,来去不定,举动喘乏,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稍热服之,不拘时候。

注意切忌生冷、油腻、坚硬等物。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中藏经》卷下:五皮散

药方名称五皮散

别名五皮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

处方姜皮白皮橘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健脾理气,利水消肿。治脾失健运,水湿外溢肌肤,头面四肢悉肿,气喘胸闷,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不计时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硬物。

备注方中茯苓皮健脾利湿;腹皮、陈皮行气消胀,利水化浊;桑皮肃肺降气,通调水道;姜皮辛散水饮,五药合用,共收健脾理气,利水消肿之功。

摘录中藏经》卷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五皮散

药方名称五皮散

处方五加皮地骨皮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脾气停滞,风湿客搏,脾经受湿,气不流行,头面虚浮,四肢肿满,心腹膨胀,上气促急,腹胁如鼓,绕脐胀闷,有妨饮食,举动喘乏。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稍热服之,不拘时候。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坚硬等物。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猜你喜欢

  • 榴花散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榴花散药方名称榴花散处方石榴花(晒干)故绵灰各15克人中白7.5克制法上药同研细,加麝香3克,研匀。功能主治治鼻衄久不止,诸药不效者。用法用量用少许吹入鼻中。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

  • 茯苓白术汤

    《医方集解》:茯苓白术汤药方名称茯苓白术汤处方茯苓、白术各等分。功能主治心下支饮,常苦眩冒。摘录《医方集解》《易简方》:茯苓白术汤药方名称茯苓白术汤处方白术1两,附子1两,甘草半两,茯苓半两,官桂半两

  • 荆防排毒剂

    药方名称荆防排毒剂处方荆芥、防风、茯苓、独活、桔梗、川芎、甘草、枳实、生姜、柴胡。功能主治身体发杨梅及砂仁疮。用法用量上以水4合,煮取2合,分3次温服。摘录《霉疠新书》

  • 补婴丸

    药方名称补婴丸处方人参5钱,白术5钱,陈皮5钱,青皮3钱,砂仁3钱半,木香2钱半,山药5钱,建莲3钱,神曲3钱(炒),山楂3钱,炙草3钱,使君肉3钱,白茯苓4钱。制法上为细末,用生姜薄荷叶包糯米煮熟,

  •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金匮要略》卷中: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药方名称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别名甘姜苓术汤(《金匮要略》卷中)、肾着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处方甘草白术各6克干姜茯苓各12克功能主治温脾胜湿。治身劳汗出,衣里

  • 截疟温脾饮

    药方名称截疟温脾饮处方白术5钱,生姜5钱。功能主治脾虚痰涎上涌,疟发作则吐。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摘录《赤水玄珠》卷八

  • 月季花汤

    药方名称月季花汤处方月季花3~5朵 黄酒10克冰糖适量制法将月季花洗净,加水150克,文火煎至100克,去渣,加冰糖及黄酒适量。功能主治行气活血。适用于气滞血淤、闭经、痛经诸症。用法用量每日1次,温服

  • 通络利温汤

    药方名称通络利温汤处方大豆卷防己赤芍秦艽川牛膝川萆薢干地龙归须黄柏白茄根桑枝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清热利湿。治湿热下注,鹤膝肿热作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马培之医案》

  • 人参麦冬汤

    药方名称人参麦冬汤处方人参茯苓甘草杞子五味子麦冬功能主治治老人虚人患上消,口大渴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 白丸子散

    药方名称白丸子散处方青州白丸子(生料)、加木香、丁香、橘红、天麻、全蝎(去毒足)、僵蚕(炒,去嘴足)各少许。功能主治肝木克脾土,风痰壅盛,咳嗽,直至嗽顿,饮食痰物俱吐尽,方少定。摘录《得效》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