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医药实验研究》。为合掌消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伤寒发微论》。指汗出如油之状,黏腻不易流动。多见于病危虚脱之证。参见绝汗、油汗、黏汗条。
出《饮膳正要》。偏指食物之害,包括食物不洁、有毒、腐败变质等,都在禁食之列。
五脏病邪之一。《难经·十难》:“心脉沉甚者,肾邪干心也。”《灵枢·五邪》:“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
【介绍】:见张扩条。
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小儿疳眼。详该条。
眼科手术方法。见《审视瑶函》。历代方法相似,多以钩或针挑起胬肉,用锄刀或眉刀等剥离,再剔割或剪除之。并指出胬肉割后之残端施以火烙,可防止复发。此法颇与近代手术方法相类似。
见《分类草药性》。为小金樱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出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即疣。详干日疮条。
即二母宁嗽汤作蜜丸。治证同。见二母宁嗽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