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从阴引阳

猜你喜欢

  • 红漏

    出董炳《避水集验要方》。①指月经。②指经漏。

  • 泽前

    经外奇穴名。见《中国针灸学》。位于尺泽前下一寸,直对中指处。主治甲状腺肿大,上肢麻痹,前臂痉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两大腿之间的部位。

  • 乳子病热

    病证名。出《素问·通评虚实论》。《幼科要略》:“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素问》:“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手足温则生,寒则死。”高士宗:“乳子秉质未充,借后天乳食以生,故胃气行于四肢,而

  • 扁蒲壳

    见《苏州本产药材》。即蒲种壳,详该条。

  • 和中既济汤

    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即活络流气饮,见该条。

  • 三痼

    即带下三十六疾中三痼。又名三固。古人认为属妇人三种顽固疾病。《千金要方》卷四:“何谓三痼?一曰羸瘦不生肌肤,二曰绝产乳,三曰经水闭塞。”

  • 破阳伞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兔儿伞之别名,详该条。

  • 尾底骨

    即尾骶骨。详该条。

  • 关窍

    解剖部位名。见《伤科汇纂》卷五。即关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