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明理药方论
见仲景全书条。
见仲景全书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杜茎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战国时医家。详见子阳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脉疽。见该条。
即睾丸。《疮疡全书·阴囊毒》:“阴囊上肿而痛,……肾子悬挂。”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捷径》。即瞳人散大。详该条。
人体部位名。指高起丰满的肌肉群,如脊椎两侧的肌肉或髂嵴以下的肌肉部分。《黄帝内经太素》卷八:“足太阳之脉……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胂(《灵枢·经脉》原作“胛”。《太素》、《备急千金要方》、《素问·厥论》王注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即倪涵初治痢第二方,见该条。
①指呼吸时急促,气逆不平。与喘急为同义语。《景岳全书·杂证谟》列有喘促门,概括虚喘与实喘等多种喘证。②指呼吸时短气不足以息,动则气促的病症。多由肺气耗伤,肾不纳气等所致。《赤水玄珠·喘门》:“喘促,脉
【介绍】:北宋医家。字载之。蜀(今四川)人。精通医术。权贵蔡京苦大肠秘固,不服大黄,治不效,史只用紫菀一味治愈,由是知名。著有《史载之方》(一名《指南方》)二卷。
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即打伤,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