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痘疮收靥时发热的证候。详收靥条。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马槟榔之别名,详该条。
出西晋·崔豹《古今注》。即赤芍药,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GB6。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手足少阳、阳明之会。位于鬓角之下际,当头维穴与曲鬓穴间沿鬓发弧形连线的下1/2中点处。布有耳颞神经颞支和颞浅动、静脉顶支。主治偏头痛,耳鸣,癫痫,目
药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所编。全书收蕨类植物47科,91属,207种;裸子植物9科,16属,36种;双子叶植物173科,1040属,2833种;单子叶植物35科,227属,547种。每种药按正名
①小儿指纹的诊断部位之一。指纹伸延至食指第二节为气关,表示病邪较重。②推拿部位名。指三关之一。位于食指中段指节的腹面。用揉法可行气通窍。参见指三关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石蒜之别名。详该条。
血气外露于颜面的光泽。《灵枢·天年》:“四十岁……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六十四。生于腰胯间的石疽。详石疽条。
见《南京民间药草》。为半枝莲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