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六和汤

六和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六和汤

药方名称六和汤

处方缩砂、半夏(汤洗七次)、杏仁(去皮尖)、人参(去芦)、赤茯苓(去皮)、藿香(去土)、白扁豆(姜制)、香薷厚朴(姜制)、木瓜,各一钱。炙甘草,半钱。

功能主治治心脾不调,气不升降,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寒热交作,痰喘咳嗽,胃脘痞满,头目昏痛,肢体浮肿,嗜卧倦怠,小便赤涩。并伤寒阴阳不分,冒暑伏热烦闷,或成痢疾,中酒烦渴畏食。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六和汤

药方名称六和汤

处方砂仁半夏(汤炮七次)、杏仁(去皮.尖)、人参甘草(炙),各一两。赤茯苓(去皮)、藿香叶(拂去尘)、白扁豆(姜汁略炒)、木瓜,各二两。香薷厚朴(姜汁制),各四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心脾不调,气不升降,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寒热交作,痰喘咳嗽,胸膈痞满,头目昏痛,肢体浮肿,嗜卧倦怠,小便赤涩,并伤寒阴阳不分,冒暑伏热烦闷,或成痢疾,中酒烦渴畏食。妇人胎前、产后,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一枚,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时候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六和汤

药方名称六和汤

处方砂仁半夏(汤,炮七次)杏仁(去皮、尖)人参甘草(炙)各30克 赤茯苓<去皮)藿香叶 白扁豆(姜汁略炒)木瓜各60克香薷厚朴(姜汁制)各120克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治心脾不调,气不升降,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寒热交作,痰喘咳嗽,胸膈痞满,头目昏痛,肢体浮肿,嗜卧倦怠,小便赤涩;伤寒阴阳不分,冒暑伏热烦闷,或成痢疾,中酒烦渴畏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不拘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普济方》卷三九○:六和汤

药方名称六和汤

处方陈皮1两(去白),青皮(去白)3两,柴胡3两,净香附3两,苏叶3两,甘草1两半。

功能主治疟疾寒多热少,食积疳热。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

《不知医必要》卷二:六和汤

药方名称六和汤

处方党参(米炒,去芦)1钱,半夏(制)1钱,砂仁(杵)1钱,扁豆(炒,杵)2钱,藿香2钱,赤茯苓2钱,木瓜2钱,炙草1钱。

功能主治夏秋暑湿伤脾,或饮冷乘风,多食瓜果,以致客寒犯胃,食留不化,遂成霍乱。

用法用量生姜3片,红枣1个,水煎服。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二

胎产秘书》卷上:六和汤

药方名称六和汤

处方藿香5分,砂仁5分,陈皮4分,茯苓4分,人参1钱,木瓜1钱,扁豆2钱,杏仁10粒,生甘草4分,夏曲6分。

功能主治妊娠霍乱吐泻,心躁腹痛。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2个,竹茹1团,水煎服。

摘录胎产秘书》卷上

幼科铁镜》卷六:六和汤

药方名称六和汤

处方陈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黄连厚朴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功能主治长夏外夹感暑吐泻;热痢。

摘录幼科铁镜》卷六

《医统》卷八十八:六和汤

药方名称六和汤

处方川芎当归白芍药、生地黄人参白术各等分。

功能主治虚热,三焦五脏不和,啼哭烦躁,夜出盗汗。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不拘时候服。

摘录《医统》卷八十八

丹溪心法》卷二:六和汤

药方名称六和汤

处方人参1钱,知母1钱,草果1钱,贝母1钱,乌梅1钱,白芷1钱,槟榔1钱,柴胡1钱(用酒拌),常山2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1个,水煎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二

《局方》卷二(续添诸局经验秘方):六和汤

药方名称六和汤

别名六合汤

处方砂仁1两,半夏(汤泡7次)1两,杏仁(去皮尖)1两,人参1两,甘草(炙)1两,赤茯苓(去皮)2两,藿香叶(拂去尘)2两,白扁豆(姜汁略炒)2两,木瓜2两,香薷4两,厚朴(姜汁制)4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心脾不调,气不升降,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寒热交作,痰喘咳嗽,胸膈痞满,头目昏痛,肢体浮肿,嗜卧倦怠,小便赤涩,伤寒阴阳不分,冒暑伏热烦闷,或成痢疾;中酒烦渴畏食;伤食噫酸臭气,或因暑热,渴饮冷水冷物,致心腹疼痛,或冒暑背寒自汗,四肢厥冷。

用法用量六合汤(《普济方》卷一一七)。

摘录《局方》卷二(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传信适用方》卷四:六和汤

药方名称六和汤

处方生姜1斤(切片,晒干),草果半斤(去壳并白皮),甘草4两(炒),缩砂4两,胡椒半两,荜茇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去暑毒疫气。主

用法用量入盐点服。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四

医方考》卷一:六和汤

药方名称六和汤

处方砂仁1两,半夏1两,杏仁1两,人参1两,甘草1两,白术2两,藿香2两,木瓜2两,厚朴2两,扁豆2两,赤茯苓2两。

功能主治夏月病人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寒热交作,倦怠嗜卧;伏暑烦闷,小便赤涩,或利或渴;中酒;胎产。

各家论述六和者,和六府也。脾胃者,六府之总司,故凡六府不和之病;先于脾胃而调之。此知务之医也。香能开胃窍,故用藿、砂;辛能散逆气,故用半、杏;淡能利湿热,故用茯、瓜;甘能调脾胃,故用扁、术,补可以去弱,故用参、草;苦可以下气,故用厚朴。夫开胃散逆则呕吐除,利湿调脾则二便治,补虚去弱则胃气复而诸疾平。盖脾胃一治,则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虽百骸九窍皆太平矣,况于六府乎?

摘录医方考》卷一

猜你喜欢

  • 柴胡猪苓汤

    药方名称柴胡猪苓汤别名柴胡汤处方柴胡(去苗)1两半,猪苓(去黑皮)1两半,紫苏茎叶(细锉)1两半,陈橘皮(汤去白,焙),防己,大麻仁(炒,研),郁李仁(汤去皮尖,炒,研),桑根白皮(锉碎,炒令黄)2两

  • 决明丸

    《圣济总录》卷一O六:决明丸药方名称决明丸处方石决明15克车前子黄连(去须)各60克制法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目暴赤肿疼痛。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后米饮下,日二服。摘录《圣

  • 驱痰饮子

    药方名称驱痰饮子处方天南星10片(汤浸七次)半夏(汤洗七次)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30克 赤茯苓草果(去壳,切碎)各15克制法上六味,哎咀。功能主治治痰饮内停,头痛背疼,饮食呕恶者。用法用量每服6

  • 加味开噎散

    药方名称加味开噎散处方雄黄1克,砂6克,山豆根12克,五灵脂12克,硼砂6克,芒硝30-60克,射干12克,青黛9克,鲜狗胆1个。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痰散结,破瘀。主痰气火结。用法用量上药共研为末,以

  • 术附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术附汤药方名称术附汤处方甘草(炒)二两,白术四两,附子(炮.去皮.脐.薄切片)一两半。炮制上捣白术,甘草为粗末,入附子令匀。功能主治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转恻,

  • 夺命更生散

    药方名称夺命更生散处方干葛5钱,知母5钱,荆芥5钱,防风半两,细辛半两,独莲半两,白芷半两,青木香半两,泽兰半两,甘草节半两。功能主治痈疽。用法用量每服5钱,酒、水各1盏,加生姜5片,煎至1盏,温服。

  • 安胎丸

    《万病回春》卷六:安胎丸药方名称安胎丸处方当归川芎白芍条芩各30克白术(去芦)15克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瘦人血少有热,胎动不安,素惯半产者。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茶汤任下

  • 接骨如圣散

    药方名称接骨如圣散处方乳香5钱,没药5钱,自然铜5钱(火煅),半两钱5钱(火煅,醋淬7次),甜瓜子仁5钱,络户绵5钱(烧灰),当归5钱,芍药5钱,川芎5钱,草乌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折伤。用法用

  • 麻黄吴萸酒

    药方名称麻黄吴萸酒处方麻黄、吴萸、升麻、苍术、羌活、藁本、柴胡、黄芩、黄连、黄柏、半夏、川芎、细辛、红花、蔓荆子。功能主治头痛,胸中痛,食少,咽嗌不利,寒冷,左寸脉弦急。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五

  • 枳芩散

    药方名称枳芩散处方枳壳(麸炒)黄芩各15克白术90克功能主治治妊娠胎漏下血。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