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法之一,亦称焙。用微火加热,使药物干燥的方法。如菊花、金银花等放在烘房或烘柜内,使药物干燥而不焦黑。空气潮湿时,可用此法防潮。
古代所论的月行之道。《汉书》:“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月有九行者,黑道二,出黄道北;赤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出黄道西;青道二,出黄道东。”《宋史》:“凡五纬,皆随日由黄道行,推
经穴名。代号BL49。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十、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肋间动、静脉后支。主治恶心,呕
经穴别名。指中脘穴。《备急千金要方》载:“积聚坚大如盘,冷胀,灸胃管二百壮,三报之,穴在巨阙下二寸。”
证名。即心中懊憹。《医经小学》:“心中懊恼,反覆颠倒不安,心乱如有所失也。”详心中懊憹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凤尾草之别名,详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见天河条。
针刺麻醉法之一。是在足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刺麻醉方法。目前多用于眼部、口腔、颌面部、颈部手术。一般取对侧足底后1/3内侧“头”、“目”二穴;也可根据脏象学说选取相应穴位。操作方法参足针疗法条。
出明·秦景明《幼科金针》。即丹痧,详该条。
病证名。外邪侵犯手太阴经所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若十二经络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郁于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属外所因。”又:“手太阴心痛,短气,不足以息,季胁空痛,遗失无度,胸满,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