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冒眩

猜你喜欢

  • 长频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大全》作长髎;《针灸聚英》作长颊;《针灸大成》作长频。即禾髎,见该条。

  • ①病因六淫之一。为冬令主气。属阴邪,易伤阳气。寒气侵人,阻滞气血活动,成为痛证原因之一。《素问·痹论》:“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②八纲辨证之一。乃是病证的一种基本属性或类型,包括外寒、内寒等证

  • 郑奇

    【介绍】:北宋医家。任翰林医官院副使。982年(太平兴国七年)参加宋政府集体编修的《太平圣惠方》。

  • 保赤新书

    儿科著作。①清·任赞撰。2卷。刊于1789年。上卷论儿科诸病诊法及证治;下卷治疗方剂,系作者选辑前人儿科论著并附个人心得写成。②恽铁樵撰。8卷。本书主要介绍种痘和痧疹、惊风二病的病因和治法。作者用通俗

  • 一阴三阳

    脉的阴阳兼象之一。如浮滑而长之中,有时又带一沉象。《难经·四难》:“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

  • 病后瘖

    即肾怯失瘖。详该条。

  • 产后寒热往来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产后乍寒乍热。详该条。

  • 藏木香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又名土木香。为菊科植物总状上木香Inula racemosa Hook.f.的根。产新疆北部;在四川、湖北、陕西、甘肃、西藏均有栽培。辛、苦,温。健脾和胃,理气解郁,止痛,安胎。

  • 乳儿

    从出生后一个月至一周岁为乳儿。又称乳下婴儿,亦名婴儿。《成方切用·杂将护法》:“婴儿百日,任脉生,能反复,乳母当存节喜怒,适其寒温。婴儿半晬,尻骨已成,乳母当教儿学坐。婴儿二百日外,掌骨成,乳母教儿地

  • 毛藤果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鬼目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