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分肉

分肉

肌肉。前人称肌肉外层(皮下脂肪)为白肉,内层(肌肉组织)为赤肉,赤白相分;或谓肌肉间界限分明者,故名。《灵枢·本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②经穴名。即阳辅穴,属足少阳经。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上四寸,胫骨前缘处。《素问·气穴论》:“府俞七十二穴……分肉二穴。”林亿等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无分肉穴,该处疑是阳辅穴。”

猜你喜欢

  • 吸筒疗法

    即拔罐法,亦称吸筒法。详拔罐法条。

  • 破膝风

    见《分类草药性》。为破骨风之别名,详该条。

  • 寒湿眩晕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外感眩晕》。为湿气内逆,寒气不行,太阳上留之证。证见恶寒无热,鼻塞声重,身重体疼,无汗拘紧,头目旋晕,脉迟缓等。治宜温化寒湿。用羌活胜湿汤合术附汤、芎术除眩汤、三因芎辛汤等方。参

  • 冯敏卿

    【介绍】:见冯时可条。

  • 消肾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十三。即肾消、消浊。详该条。

  • 鸡骨癀

    见《泉州本草》。为倒扣草之别名,详该条。

  • 下品锭子

    《外科理例·补遗》方。白矾二两,白砒一两五钱,乳香、没药各二钱半,牛黄二分。先将砒末放泥罐内,次用矾末盖上,以炭火煅令烟尽,取出研细末,后入余药末,糯米糊和为挺子,状如线香,阴干,每次一锭放入疮内,疮

  • 崔真人脉诀

    见脉诀条。

  • 体疽发

    病名。又叫竟体发。《外科启玄》卷四:“发于足太阳经。……上至肺俞,下至肝俞等五穴,左右相同,……或初发时肿上如椒子者死。”即发生于背部的范围较大的有头疽。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全身症状明显。证治见痈、疽

  • 肉瘤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多因思虑伤脾,脾气郁结所致。瘤体初如桃李,渐大如拳,其根宽大,坚实柔韧,皮色不变,无热无寒。治宜健脾益气,开郁化痰。用归脾汤化裁,亦可手术治疗。相当于肌纤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