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剪夏罗

剪夏罗

《中药大辞典》:剪夏罗

药材名称剪夏罗

拼音Jiǎn Xià Luó

别名剪红罗(《证治要诀》),剪春罗(《纲目》),碎剪罗(《花镜》),剪金花、雄黄花(《植物名实图考》),阔叶鲤鱼胆(《浙扛天目山药植志》)。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剪夏罗全草。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根茎横生,竹节状,表面黄色,内面白色,具条状根。茎直立,丛生,微有棱,节略膨大,光滑。单叶对生,无柄;叶片卵状椭圆形,长6~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有浅细锯齿。花1~5朵集成聚伞花序;花萼长筒形,先端5裂,裂片尖卵形,具脉10条;花瓣5,橙红色,先端有不规则浅裂,基部狭窄成爪状,瓣片与爪之间有鳞片2;雄蕊10,与花瓣互生;子房圆柱形,花柱5。蒴果具宿存萼,先端5齿裂;种子多敷。花期7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疏林内或林缘草丛中的较阴湿处。分布我国中部及浙江、江西等地。

性味《纲目》:"甘,寒,无毒。"

功能主治①《证治要诀》:"火带疮绕腰生者,或花或叶,细末,蜜调敷。"

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因淋雨或落水感寒及饮冷水等引起的身热无汗,口渴:剪夏罗全草一两许。加寒扭(蔷薇科高梁泡)根、仙鹤草、饭消扭(蔷薇科蓬蘽)各五至六钱,水煎,冲入适量白酒,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剪夏罗

药材名称剪夏罗

拼音Jiǎn Xià Luó

别名剪红罗、剪春罗、碎剪罗、剪金花、雄黄花、阔叶鲤鱼胆、山茶田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纲目》:剪春罗,二月生苗,高尺余,柔茎绿叶,叶对生抱茎,入夏开花,深红色,花大如钱,凡六出,周围如剪成可爱,结实大如豆,内有细子,人家多种之为玩。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剪夏罗的根及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hneis coronata Thunb.

采收和储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根茎横生,竹节状,表面黄色,内面白色,具条状根;茎直立,丛生,微有棱,节略膨大,光滑。单叶对生;无柄;叶片卵状椭圆形,长6-10cm,宽2-4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有浅细锯齿。花1-5朵集成聚伞花序;花萼长筒形,先端5裂,裂片尖卵形;脉10条;花瓣5,橙红色,先端有不规则浅裂,呈锯齿状,基部狭窄成爪状,瓣片与爪之间有鳞片2;雄蕊10,与花瓣互生;子房圆柱形,花柱5。蒴果具宿存萼,先端5齿裂。种子多数。花期7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疏林内或林缘草丛中的较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中部及浙河、汀两、贵州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50-80cm。根条状。根茎竹节状,表面黄色,内面白色。茎略有棱,节稍膨大,光滑。单叶对生,完整叶片卵状椭圆形,长6-10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圆钝至阔楔眼,边缘具浅细锯齿。花1-5朵成聚伞花序;花萼长筒形,具脉10条,先端5裂,裂片尖卵形,花瓣5,暗红色.先端有不规则浅裂,下部渐狭成爪。蒴果具宿萼,先5齿裂。种子多数。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暗绿色。①气孔主要分布于下表皮,直轴式,也有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有的具放射状纹理。②草酸钙簇晶众多,直径32-44μm。③非腺毛由3-11个细胞组成,具壁疣,有的其中1个细胞缢缩。

化学成分全草含2-甲基丁胺(2-methylbutylamine)[1];叶中含蒎立醇(pinitol),异金雀花素(isoscoparin)及阿魏葡萄糖(feruloyl glucose)[2]。

性味甘;微苦;性寒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泻火解毒。主感冒发热;缠腰火丹;风湿痹痛;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根及根状茎9~15g,全草15-30g。

外用:适量,鲜花或叶捣敷;根或根状茎研末调涂。

各家论述1.《证治要诀》:火带疮绕腰生者,或花或叶,细末,蜜调敷。

2.《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因淋雨或落水感寒及饮冷水等引起的身热无汗,口渴:剪夏罗全草一两许,加寒扭(蔷薇科高梁泡)根、仙鹤草、饭消扭(蔷薇科蓬虆)各五至六钱,水煎,冲入适量白酒,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透茎冷水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透茎冷水花药材名称透茎冷水花别名美豆、直苎麻来源荨麻科透茎冷水花Pilea mongolica Wedd.,以根、茎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至华南。性味甘,寒。功能主治利尿解热,

  • 刺榆皮

    药材名称刺榆皮拼音Cì Yú Pí出处1.刺榆皮入药,始载于《本草拾遗》,云“江东有刺榆,天大榆,皮入用不滑,刺榆秋实。”2.《蜀本草》按《尔雅疏》云:“榆之类有十种,叶皆相似,皮及木理异耳,而刺榆有

  • 东风菜根

    药材名称东风菜根拼音Dōnɡ Fēnɡ Cài Gēn别名钻山狗(《湖南药物志》),疙瘩药、草三七(《贵州草药》)。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菊科植物东风菜的根。性味辛,温。①《湖南药物志》:&

  • 山桃树皮

    药材名称山桃树皮拼音Shān Táo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伯乐树科植物伯乐树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B.yunshanensi

  • 钓鱼竿

    《全国中草药汇编》:钓鱼竿药材名称钓鱼竿拼音Diào Yú Gān别名见毒消来源玄参科腹水草属植物长穗腹水草Veronicastrum stenostachyum (Hemsl.)

  • 土藁本

    药材名称土藁本拼音Tǔ Gǎo Běn别名芹菜三七、香藁本、石防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白苞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othosmyrnium japonicum Miq.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

  • 紫云英

    药材名称紫云英拼音Zǐ Yún Yīnɡ别名苕子菜、沙蒺藜、红花草、翘摇来源豆科黄芪属植物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以根、全草和种子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性味微

  • 破天菜

    药材名称破天菜拼音Pò Tiān Cài别名大将军、野烟、红麻菠萝、红雪柳、蒙自苣、野莴笋来源桔梗科山梗菜属植物破天菜Lobelia seguinii Levl. et Vant.

  • 蓝靛

    药材名称蓝靛拼音Lán Diàn别名蓝淀(《本草拾遗》),青靛(《普济方》),靛青(《邓子禹家抄方》)。出处《纲目》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豆科植物木蓝,爵床科植物马蓝或蓼

  • 刺槐花

    《中药大辞典》:刺槐花药材名称刺槐花拼音Cì Huái Huā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槐的花。6~7月采。原形态刺槐,又名:洋槐、胡藤。落叶乔木或灌木,高至25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