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清胃汤

加味清胃汤

症因脉治》卷一:加味清胃汤

药方名称加味清胃汤

处方升麻、川连、甘草葛根石膏、桑白皮枳壳地骨皮

功能主治膏粱积热,土中之火刑金,致内伤腋痛。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症因脉治》卷三:加味清胃汤

药方名称加味清胃汤

处方川连、升麻、丹皮、山栀、甘草、干葛。

功能主治中消。

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幼科释谜》卷六:加味清胃汤

药方名称加味清胃汤

处方升麻当归黄连、丹皮、生地黄茯苓陈皮

功能主治小儿胃热生痰,咳逆羸瘦。

摘录幼科释谜》卷六

《治疹全书》卷下:加味清胃汤

药方名称加味清胃汤

处方升麻黄连、丹皮、生地、当归甘草桔梗牛蒡荆芥、元参。

功能主治疹后牙疳红肿者。

摘录《治疹全书》卷下

《育婴秘诀》卷三:加味清胃汤

药方名称加味清胃汤

处方黄连当归升麻、生地黄牡丹皮白芷梢各等分,细辛减半。

功能主治小儿走马牙疳,初作口气,次第齿黑,盛则断烂,热血迸出,甚者齿皆脱落,外证脑热肌削,手足如冰,寒热时来,滑泻肚痛,口臭干渴,齿龈生疮,爪黑面黧,身多疮疥。

用法用量噙漱咽之。

摘录《育婴秘诀》卷三

猜你喜欢

  • 当归调中汤

    药方名称当归调中汤处方大黄5钱,当归1钱,甘草4钱,朴消6钱,芍药2钱。功能主治和中顺气。主脾胃不和,肠鸣腹痛,四肢无力,大便难,小便数,或大便便血,饮食无味,久而面黄肌瘦,渐潮热,发作有时。用法用量

  • 痘后化毒丹

    《疡科心得集》:痘后化毒丹药方名称痘后化毒丹处方西黄3分,药珠3分,血珀5分,灯心灰2分,胆星3分,冰片1分,天竺黄3分,人中黄5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痘后余毒走络,遍体发疡者。用法用量每服3分,

  • 二至丸

    《中国药典》:二至丸药方名称二至丸处方女贞子(蒸)500g墨旱莲500g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水蜜丸;气微,味甘而苦。炮制以上二味,女贞子粉碎成细粉,过筛;墨旱莲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 归连汤

    《眼科阐微》卷三:归连汤药方名称归连汤处方当归1钱,黄连1钱,黄芩1钱,铜绿7分,皮消7分,白矾7分。功能主治火盛生痰,痰积久,胸膈不利,浊气上升于目,轻则昏花,重则云翳。用法用量以绢袋盛,煎汤洗。摘

  • 大补枳术丸

    药方名称大补枳术丸处方白术(去芦,炒)1两,陈皮(去白)1两,枳实(麸炒)1两,黄连(姜汁炒)5钱,黄芩(醋炒)5钱,黄柏(青盐水炒)1两,白茯苓(去皮)5钱,贝母(去心)8钱,神曲(炒)5钱,山楂(

  • 接骨神应丹

    药方名称接骨神应丹处方水蛭(瓦上焙干)1钱,没药1钱,乳香1钱,木鳖子(去油壳)1个,藿香1钱,木香1钱,附子(炮)2钱,半两钱3文(醋淬5次),草乌半钱(炮),绵子灰2钱半,自然铜3钱(醋淬5次),

  • 败毒清凉饮

    药方名称败毒清凉饮处方防风、白芍、白术、羌活、黄耆、独活、杏仁、甘草、栀子各等分。功能主治痘疹。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三

  • 补阴汤

    《石室秘录》卷三:补阴汤药方名称补阴汤处方熟地3两,元参8两,生地4两,麦冬3两,白芍5两,丹皮3两,沙参3两,地骨皮5两,天门冬3两,陈皮5钱。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或加桑叶6两为末,同捣为丸。功能

  • 茜根散

    《太平圣惠方》卷十八:茜根散药方名称茜根散处方茜根30克黄芩22克栀子仁7.5克阿胶15克(捣碎,炒令黄燥)制法上药捣筛为散。功能主治治热病,下痢脓血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250毫升,煎至15

  • 二乌膏

    药方名称二乌膏处方川乌头1个,草乌头1个。制法上将新瓦1块,新汲水1桶,将2乌并瓦浸于水桶内。如无新瓦,于屋上取净瓦亦可。候瓦湿透,即将川乌、草乌于瓦上磨成膏。功能主治消恶毒诸疮。主发背、蜂窝、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