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幼科发挥》。即盘肠气痛。见该条。
即出针。《素问·离合真邪论》:“候呼引针。”意指待病人呼气时出针。
医经著作,不分卷。清·俞樾(曲园)撰于1850年。此书乃俞氏《读书余录》之一。总收48条《内经》经文。俞氏发挥其考据之长,以决《内经》之疑、之阙、之异;以断注家之失、之得、之误。考据精确,使《内经》中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三。即顶门痈。详该条。
真脏脉之简称。详真脏脉条。
将药物含在口内溶化的服药法,多用于丸剂或锭剂。可按病情需要,含后将溶液缓缓吐出,如急性扁桃体炎,用山豆根、玄参制成的丸剂;或含后将溶液嚥下,如治肺阴虚证,用滋阴清肺止咳的丸剂之类。
颞骨的乳突下。《素问·气府论》:“下完骨后各一。”
【介绍】:见张介宾条。
证名。指神志失常的严重证候。《辨证录·中风门》:“人有身忽猝倒,两目紧闭,昏晕,不识人,即子孙亦不相识。”《张氏医通·狂》:“热入血室,发狂不识人,小柴胡加犀角、生地黄。”《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一:“伤
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野芋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