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为三十六荡之别名,详该条。
出《斗门方》。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指胃。胃主受纳谷食,故称。《灵枢·本输》:“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喻胃为水谷汇聚之所。又称水谷之海(《灵枢·海论》)。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大迎。见该条。
温法之一。即温胃散寒。用温热药治疗胃寒证的方法。症见胃脘胀满,疼痛绵绵,遇热则减,遇寒加剧,泛吐清涎,脉沉迟,苔白滑等,方用良附丸或选用良姜、干姜、丁香、吴茱萸、豆蔻、肉桂、川朴等药。
病名。见《银海精微》。即花翳白陷。详该条。
即泪堂。详该条。
见《疫喉浅论》。即竹茹石膏汤第二方,见竹茹石膏汤条。
六种郁证的总称。见《丹溪心法·六郁》。指气郁、湿郁、痰郁、热郁、血郁、食郁。《医学正传·郁证》:“夫所谓六郁者,气、湿、热、痰、血、食六者是也。”详各条。
病证名。见《医略六书·杂病证治》。又称酒积泄、酒积五更泄泻。详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