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右归丸

右归丸

药方名称右归丸

处方大怀熟地250克山药120克(炒)山茱萸90克(微炒)枸杞120克(微炒)鹿角胶120克(炒珠)菟丝子120克(制)杜仲120克(姜汤炒)当归90克(便溏勿用)肉桂60克(可渐加至120克)制附子60克(可渐加至150~160克)

制法上为细末,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神疲气怯,畏寒肢冷,阳痿遗精,不能生育,腰膝酸软,小便自遗,肢节痹痛,周身浮肿;或火不能生土,脾胃虚寒,饮食少进,或呕恶膨胀,或翻胃噎膈,或脐腹多痛,或大便不实,泻痢频作。

用法用量每服2~3丸,以滚白汤送下。

如阳衰气虚,可酌加人参;如阳虚精滑或带浊便溏,加酒炒补骨脂;如飧泄、肾泄不止,加五味子、肉豆蔻;如脾胃虚寒,饮食减少,食不易化,或呕恶吞酸,加干姜;如腹痛不止,加吴茱萸;如腰膝酸痛,加胡桃肉;如阴虚阳痿,加巴戟肉、肉苁蓉,或加黄狗外肾。

备注本方系从《金匮要略》肾气丸加减衍化而来,所治之证属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或火不生土所致。方中除用桂、附外,还增入鹿角胶、菟丝子、杜仲,以加强温阳补肾之功;又加当归枸杞子,配合熟地、山药山茱萸以增益滋阴养血之效。其配伍滋阴养血药的意义,即《景岳全书》所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意。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猜你喜欢

  • 沉香半夏汤

    《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二引《资生》:沉香半夏汤药方名称沉香半夏汤处方附子(炮)1只沉香(与附子等分)人参15克半夏(制)6克 南星(炮)3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主中风痰盛,堵塞气管,影响呼吸者。用法

  • 大茴香丸

    《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四:大茴香丸药方名称大茴香丸处方茴香(炒)良姜 官桂各15克苍术(泔浸)30克制法上药研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疝气。一核偏坠,或俱肿胀,或一核缩入小腹,痛不可忍,

  • 沉香永寿丸

    药方名称沉香永寿丸处方莲肉1斤(先用酒浸1日后,装入雄猪肚内,缝合,将浸莲肉酒添水煮;猪肚大1个,小2个。取出晒干,肚不用),茅山苍术1斤(分作4份,1份酒浸,1份泔浸,1份盐水浸,1份醋浸;春秋5日

  • 变白散

    《普济方》卷一一二:变白散药方名称变白散处方矾末。功能主治紫癜风。用法用量揉薄荷揾矾末擦患处,每澡浴了时用之。摘录《普济方》卷一一二《普济方》卷四十九引《卫生家宝》:变白散药方名称变白散处方大浆石榴1

  • 鹿角散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鹿角散药方名称鹿角散处方鹿角60克甘草15克制法上药研末过筛。功能主治治妇人乳痈或疮,久不愈,出脓疼痛不可忍。用法用量用鸡子黄加温,调敷患处,日三次。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

  • 克应丸

    《古今医统》卷八十四:克应丸药方名称克应丸处方熟地黄赤芍药各60克当归75克赤石脂(煅)龙骨牡蛎(煅,以酒淬)茯苓牡丹皮川芎艾叶(制,研)各30克制法上药研末,醋糊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经养血,固

  • 和荣散坚丸

    《外科正宗》卷四:和荣散坚丸药方名称和荣散坚丸处方当归熟地茯神香附人参白术橘红各60克 贝母 南星酸枣仁远志柏子仁丹皮各30克芦荟角沉各24克龙齿30克(煅,无则用鹿角尖60克煅)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

  • 浮麦散

    药方名称浮麦散处方人参2钱,当归1钱5分,熟地黄1钱5分,麻黄根5分,黄连(酒炒)5分,浮小麦1撮。功能主治产后阳虚盗汗。用法用量水1钟半,煎7分服。摘录《竹林女科》卷三

  • 止泪补肝散

    药方名称止泪补肝散处方白蒺藜(炒,去刺)当归熟地黄各60克川芎白芍木贼防风羌活各30克香附(童便制)60克制法研末为散。功能主治治肝虚,迎西北风流泪不止。用法用量每服9克,人生姜3片,红枣1枚,水煎,

  • 抗癌汤

    药方名称抗癌汤处方藤梨根60克,野葡萄根60克,干蟾皮12克,急性子12克,半枝莲60克,紫草30克,天龙6克,姜半夏6克,甘草6克,丹参30克,蛇舌草30克,马钱子3克。功能主治化瘀解毒。主气虚血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