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合穴

合穴

五输穴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入为合。”意为脉气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故名。合穴多分布在肘、膝关节附近。十二经各有一个合穴,即尺泽(肺)、曲池(大肠)、足三里(胃)、阴陵泉(脾)、少海(心)、小海(小肠)、委中(膀胱)、阴谷(肾)、曲泽(心包)、天井(三焦)、阳陵泉(胆)、曲泉(肝)。其临床应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千金要方》等作“胸”)及以饮食不节等病者,取之于合。”《难经·六十八难》又曰:“合主逆气而泄。”故临床常用于六腑病变等。

猜你喜欢

  • 灌浆险证

    痘疮当灌浆之时,浆清不脓,及不按期而浆行者,为气血虚;痘粒软薄,痘皮不坚实者,属气虚;痘根赤艳,为热在血分;水泡挟杂于痘中,为脾虚多湿。这些都为险证,宜辨其寒热虚实以施治,妥善护理,以期化险为夷。

  • 血咳

    见《叶天士女科证治秘方》。即经来咳血。详该条。

  • 神明

    ①指神或精神。《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②指日月星辰。《素问·五运行大论》:“论言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

  • 劳淋

    病名。指淋症之遇劳即发者。有肾劳、脾劳、心劳之分。《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劳淋者,谓劳伤肾气,而生热成淋也。肾气通于阴,其状尿留茎内,数起不出,引小腹痛,小便不利,劳倦即发也。”其症可表现为小便淋

  • 秦胶

    出《本草经集注》。即秦艽,详该条。

  • 外阴炎

    病名。外阴部炎症,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甚至溃疡,起脓泡,分泌物增多。若慢性炎症可使皮肤增厚或有皲裂。多因肝经湿热下注所致。属带下、阴痒、阴疮范畴。宜清肝泻火利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外用熏洗药方:苦

  • 金花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金银花,详该条。

  • 中洒

    古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七。又称水毒病,详该条。

  • 子龙丸

    即控涎丹,见该条。

  • 石卷柏

    见《陆川本草》。为兖州卷柏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