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指胁肋部发胀作痛的症状。见薛己注《明医杂著·痰饮》。多由气郁、痰凝,脉络阻滞所致。如肝气郁结者,多兼见胸闷纳减,胀痛常随情志变化而增剧。治宜疏肝理气为主,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方。如湿痰走注肝经
证名。指腋下至胁部疼痛。出《素问·气交变大论》。详胠胁肋痛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棕榈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麦斛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吴尚先条。
出《本草图经》。为鼠李之别名,详该条。
即睾丸。《疮疡全书·阴囊毒》:“阴囊上肿而痛,……肾子悬挂。”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沉香郁金散,见该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
书名。4卷。清·陈修园撰。刊于1803年。作者列述多种常见病症(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妇科、眼科等病症),重点介绍这些病证的常用方及其临床应用。全书首论四诊,后分门别类各以病证为主,依据症象,举出主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