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十七世纪中叶【介绍】:清代名医。字麟郊。上元(今江苏江宁)人。少习举子业,博学强记,通天文、算数、地理等,尤精于医,钻研温病学颇有心得。宗吴又可之说,主张瘟疫不同于伤寒,着重对气、色、舌、神
证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系指声音洪亮。详见声怯条。
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经行后期。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吉祥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亦名经来下血胞。《叶氏女科证治》:“经来不止,忽下肉胞三五个,状如鸡子大,软如絮,用刀剖开,内如石榴子,昏迷不省人事。宜服用十全大补汤。”
【介绍】:见何瑭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白接骨之别名,详该条。
见《外台秘要》卷二十。即葶苈丸第一方,见葶苈丸条。
痰证之一。指因火痰而致躁烦不宁的病证。《重订通俗伤寒论·夹痰伤寒》:“咳嗽不爽,胸中气闷,夜不得眠,烦躁不宁者,此火痰郁遏胸膈也。名曰痰躁。”治宜豁痰降火。方用陷胸、泻心汤等。参见痰证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洋蓍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