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分类草药性》。为羊屎条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疟疾之一。指疟邪盛发于三阳经者。《保命集·诸疟诸论》:“在太阳经者,谓之风疟,治多汗之;在阳明经者,谓之热疟,治多下之;在少阳经者谓风热疟,治多和之;此三阳受病,皆谓之暴疟。”详见各条。
综合性医书。36卷。清·孙德润辑撰。刊于1826年。全书以多科疾病诊治为主要内容,摘录历代医书,分门别类整理而成。卷1~2医学总论,辨治大法及药味繁简等。卷3~35列述伤寒、内科杂病、五官科、妇科、儿
【介绍】:见赵贞观条。
即胃气不降。详该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清河(今河北省境内)人。崔彧弟子。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桔梗,详该条。
切脉指法。诊脉时指力不轻不重,左右推寻脉象。《诊家枢要》:“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
见《校注妇人良方》卷七。即左金丸,见该条。
病名。见清·陈笏庵《胎产秘书》。即产后阴下脱。详该条及子宫脱垂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