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要诀
见医学摘粹条。
见医学摘粹条。
【介绍】:见吴镕条。
喉科外治法之一。在祖国医学中的吹喉药常以清热解毒,去腐生肌,消肿止痛,润肺利咽之药所组成。共为极细末,吹于咽喉患处,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部。常用之吹喉药有冰硼散、清咽利喉散、锡类散等。
病证名,指小儿呼吸迫促。喘与气急有轻重的区别,《证治准绳》:“喘则欲言不能,溢于胸臆;气急,但息短,心神迷闷耳。”凡喘急声音粗大,气急而促者,为实证,多因风寒外束,腠理壅遏,肺失宣降,气逆而喘,治详风
恶,畏恶。《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心恶热。”马莳注:“心本属火,火之性热,而受热则病,故恶热。”心为火脏,热极则心火炽盛;心主血脉,热甚火炽则津血耗伤或迫血妄行;心主神明,热盛则神明昏乱,而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箕门痈。见该条。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即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见该条。
证名。《素问·通评虚实论》:“跖跛,寒风湿之病也。”指足引跛痛。《内经吴注》卷八:“足前点步谓之跖,一足偏引谓之跛。”多由风寒湿三气侵袭所致。可见于风湿痹证、脚气等病。
用药法则。指病在上部、浅表的,或新近得病,病程短的,以作用较单纯的奇方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近者奇之,远者偶之。”张景岳:“近者为上为阳,故用奇方,用其轻而缓也。”
见《浙江中药手册》。即鱼脑石,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SJ3。出《灵枢·本输》。属手少阳三焦经。输(木)穴。位于手背第四、五掌骨间,掌指关节后方凹陷处。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并有手背静脉网和第四掌背动脉通过。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