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地椒

地椒

《中药大辞典》:地椒

药材名称地椒

拼音Dì Jiāo

别名花椒(《海上名方》),百里香(《植物学大辞典》),山椒(《中国药植图鉴》),山胡椒(《辽宁经济植物志》)。

出处《嘉佑本草》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百里香全草。6~7月采收,阴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小灌木状草本。茎匍匐状,随处生根,多分枝,下部木质化,红棕色,花枝直上,高3~15厘米,有强烈芳香气。叶对生;细小,长椭圆形或卵形,长达15毫米,宽达7毫米,全缘,钝头,基部具刚毛,有短柄。花小,紫红色,簇集枝端,形成轮伞花穗:萼绿色,萼筒钟形,先端5裂,喉部有毛;花冠唇形,下唇3裂;雄蕊4,2强;雌蕊1。小坚果椭圆形,位于宿萼的底部。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干燥山坡砂质地。分布内蒙古、甘肃、陕西、东北等地。

化学成分黄芩素葡糖甙、水犀草素-7-葡萄糖甙、芹菜素等黄酮成分,挥发油0.8~1.33%.挥发油中含香荆芥酚53%、对-聚伞花素17%、γ-松油烯8%、α-松油醇5%、姜烯4%、龙脑等。尚含熊果酸、鞣质、树胶、树脂、脂肪油、百里香酚等。

性味《嘉佑本草》:"味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驱风止痛。治吐逆,腹痛,泄泻,食少痞胀,风寒咳嗽,咽肿,牙疼,身痛,肌肤瘙痒。

①《嘉佑本草》:"主淋煠肿痛。"

②《中国药植图鉴》:"为镇痉、驱风、强壮剂。主治痉挛性咳嗽,百日咳,炎症,喉头肿痛。"

③《新疆中草药手册》:"祛风,止咳化痰,治感冒。"

④《陕西中草药》:"温中散寒,健脾消食,祛风镇痛。治胃寒痛,小腹胀满,消化不良,周身疼痛,牙痛。"

⑤《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清暑解热,和胃止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研末或浸酒。外用:研末撒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感冒,百日咳地椒一钱,水煎服。(《宁夏中草药手册》)

②预防中暑、感冒:地椒泡水当茶饮。(《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③治百日咳,喉头肿痛:地椒、三颗针车前草各三钱。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④治胃寒痛,消化不良:地椒三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⑤治消化不良,腹泻:地椒五钱,滑石一两,甘草二钱,麦芽四钱。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⑥治外伤周身痛:地椒一至二两。白酒一斤,浸泡二十四小时,每次服二至三酒盅,每日二次。(《陕西中草药》)

⑦治月经不调:地椒五钱,白龙苍菜一两。每日一剂,煎服二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⑧治慢性湿疹,皮肤瘙痒:地椒五钱,蒲公英一两。水煎外洗。(《陕甘宁肯中草药选》)

⑨治牙痛:地花椒川芎藭尖等分,为末,擦之。(《海上名方》)

临床应用①治疗关节炎

百里香制成注射液,每毫升相当于原生药3克,行穴位注射。取穴:上肢取外关、肩三针、曲池;下肢取悬钟、足三里、昆仑、阳陵泉、承山、风市、环跳、血海;腰背部取肩井、肺俞、至阳、肾俞、肾脊、八髎。以上穴位交替使用,每次取2~3个,每天注射1次,每穴注射0.5~1毫升,10天为一疗程。治疗关节炎28例,有效2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0例,有效16例。其中分别有3例和4例自觉症状消失,关节肿胀基本消退,关节活动逐渐恢复。注射时常有局部疼痛,肌肉丰满部位的穴位疼痛较少。治疗期间未发现其他异常反应。

②治疗大骨节病

用地椒草制成100%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1次,每次1~2毫升,10~15次为一疗程。观察533例,治愈(自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自如咸明显改善,劳动力恢复或大部恢复)317例,基本治愈及好转(自觉症状减轻,关节功能改善,劳动力部分恢复)214例,无效2例。用药10~45天内疗效最高,有效人数占66.8%;45天后疗效较慢。治愈病例平均天数为40.39天。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③治疗急性胃肠炎

取地椒(野百里香)干品3~4钱(鲜品5~7钱),开水浸泡10分钟后煎服。若呕吐甚,加灶心土3钱。观察48例,其中23例配合针刺足三里、内关、巾脘、大椎等穴,结果均迅速控制症状。一般服药15分钟内呕吐停止;10~30分钟腹痛缓解或消失,最慢者1小时缓解。治疗中未出现严重脱水、昏迷等症;己出现脱水的2例未经补液,用药后24小时内体力基本恢复;1例昏迷患者,加刺人中、百会等穴,24小时内各种症状亦基本缓解。

④治疗慢性胃痛

以地椒(野百里香)3钱泡茶饮,每日2次,连服7天为一疗程,常需坚持2~3个疗程始见效。共治26例,结果9例治愈,13例显著好转,3例中断治疗,1例严重烧心、泛酸、空腹胃痛者无效。

百里香有小毒,正常用量无不良反应,若超过2两,可出现头晕、眼胀,血压稍有升高等反应。

备注同属植物野百里香亦同供药用。其特征为:茎疏生倒卷柔毛。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5~10毫米,宽3~5毫米。花小,紫红色;萼片边缘及喉部具白毛;花冠长于萼。小坚果长约1毫米。

分布内辈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地椒

药材名称地椒

拼音Dì Jiāo

英文名Mongollian Thyme Herb, Herb of Mother-of-thyme, Herb of Carpet Thyme, Herb of Mongolian Thyme

别名花椒百里香、山椒、山胡椒

出处出自《嘉佑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百里午或展毛地椒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Thymus mongolicus Ronn.2.Thymus quinquecostatus Celad. Var .przewal-skii (Kom.) Ronn.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半灌木。不育枝从茎的末端或基部长同,花枝高2-10cm,在花序下密被倒向或稍开展的疏柔毛,向下毛变短而疏。具2-4对叶;下部叶柄长约为叶片1/2,上部的弯短;叶片卵形,长4-10mm,侧脉2-3对,腺点多少明显。花序头状;药萼筒状钟形或狭钟状,长4-4.5mm,内面在喉部有白色毛环,上唇具3齿,齿三角形,下唇较上唇长或近相等,齿钻形,各齿具睫毛或无;花冠紫红色至粉红色,长6.5-8mm,上唇直伸,微凹,下唇开展,3裂,中裂片较长,小坚果近圆形或卵圆形,光滑。花期7-8月。

半灌木。茎丛生,不育枝有下弯的疏柔毛,花枝较多,高3-15m,毛较短。叶片宽卵状披针形,长10-12mm,宽4-5mm,先端钝或锐尖,基部渐狭,全缘,具7-9脉,腺点细密;苞片圆形,边缘下部被长缘毛。花序头状;花梗被短柔毛,花序崭密被平展的毛;花萼管状钟形,长5-6mm,下面具平展柔毛,上唇齿披针形,被缘毛或无毛,下唇稍短;花冠长6.5-7mm,冠管比萼短。花期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溪旁、杂草丛中。

生于山坡、海边低丘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

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1)百里香茎方柱形,多分枝,长5-18cm,直先约1mm;表面紫褐色,幼茎被白色柔毛。节明显,匍匐茎节上具细根。叶多皱缩,展平后呈卵圆形,长0.3-1cn,宽1.5-4mm,先端钝或稍锐尖,基部楔形,全缘,下面腺点明显。小花集成头状,紫色或淡紫色。小坚果近圆形或卵圆形,压扁状。气芳香,味辛。

(2)避孕药毛地椒 与时里相似,但叶事宽狼状披针形,长0.9-1.2cm,宽3-5mm。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展毛地椒 上表皮细胞壁波状弯曲,角质纹理明显,气孔直轴式,腺鳞较多。腺鳞头部8细胞,直径60-76μm四周有角质纹理,其与分泌细胞之间,贮有浅黄色分泌物,柄极短,单细胞,四周有12-17个表皮细胞呈辐射状排列。腺毛较多,部单细胞,直径16-20μm,柄短,单细胞。叶脉处的表皮细胞长方形,有单细胞腺毛,并有1-2细胞的非腺毛,长50-108μm。近叶柄处的非腺毛细长,3-8细胞,长约1.2mm,表面有疣状突起。

薄层色谱:分别取百里午,展毛地椒挥发油,脱水后用少量乙醚溶解,作供试品液;另取香荆芥酚,麝香草酚作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一畦胶G-CMC薄板上,以二氯甲烷展开,展距16cm。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浓硫酸溶液,于100℃烘5min。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药理作用参见麝香草条。

1. 消炎作用:花的煎剂或流浸膏可用于支气管炎或其他上呼吸道疾患作保护剂。

2.止痛作用:也可用于神经炎或脊神经根炎作止痛剂,此皆因其中含百里香酚之故。

性味味辛;性平;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止咳;健脾行气;利湿通淋。主感冒头痛;咳嗽;百日咳;脘腹疼痛;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牙痛;小便涩痛;湿疹瘙痒;疮痈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撒;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1.《嘉佑本草》:主淋蝶肿痛。

2.《中国药植图鉴》:为镇痉、驱风、强壮剂。主治痉挛性咳嗽,百日咳,炎症,喉头肿痛。

3.《新疆中草药手册》:祛风,止咳化痰,治感冒。

4.《陕西中草药》:温中散寒,健脾消食,祛风镇痛。治胃寒痛,小腹胀满,消化不良,周身疼痛,牙痛。

5.《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清暑解热,和胃止呕。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凤尾搜山虎

    《全国中草药汇编》:凤尾搜山虎药材名称凤尾搜山虎拼音Fènɡ Wěi Sōu Shān Hǔ别名多羽节肢蕨、地蜈蚣、搜山虎、爬地虎、过山龙来源蕨类水龙骨科凤尾搜山虎Arthromeris m

  • 西河柳

    《中国药典》:西河柳药材名称西河柳拼音Xī Hé Liǔ英文名CACUMEN TAMARICIS别名怪柳、赤怪柳、山川柳、三春柳、西湖柳、红筋柳来源本品为柽柳科植物柽柳Tamarix chi

  • 大狼毒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狼毒药材名称大狼毒拼音Dà Lánɡ Dú别名格枝糯、乌吐、五虎下西山、矮红、隔山堆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大狼毒Euphorbia nematocyp

  • 小叶三点金

    药材名称小叶三点金拼音Xiǎo Yè Sān Diǎn Jīn别名斑鸠窝、辫子草、碎米柴、爬地香、哮灵草、小叶山绿豆来源为豆科三蚂蝗属植物小叶三点金草Desmodium microphyllum (T

  • 莲状绢毛菊

    药材名称莲状绢毛菊别名条参、条条参来源菊科莲状绢毛菊Soroseris rosularis (Diels) Steb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功能主治补益气血。主治贫血,病后体虚。用法用量1~3钱

  • 药茴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药茴香药材名称药茴香拼音Yào Huí Xiānɡ来源伞形科药茴香Pleurospermum giraldii Diel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化学成分种

  • 牛眼珠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眼珠药材名称牛眼珠别名牛眼球、牛目周、牛眼睛、车前树、狭叶马钱来源马钱科马钱子属植物牛眼马钱Strychnos angustiflora Benth.的种子。秋冬采果实,水洗去果

  • 北风草

    药材名称北风草拼音Běi Fēnɡ Cǎo别名毛绣球防风、银针七、灯笼草、楼台夏枯草、白风轮菜、白花仔、白菜匙、糖鸡草、野芝麻、猫 耳朵草、节节花、老虎花、白 骨九苏、白花茶匙红、白花塔仔草、金线薄荷

  • 单根木叶

    药材名称单根木叶拼音Dān Gēn Mù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海南狗牙花的叶。全年可采。性味苦辛,凉,有毒。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铁华粉

    《中药大辞典》:铁华粉药材名称铁华粉拼音Tiě Huá Fěn别名铁胤粉(《日华子本草》),铁艳粉、铁霜(《纲目》)。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铁与醋酸作用后生成的锈末。制法《开宝本草》:&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