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地花生

地花生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花生

药材名称地花生

拼音Dì Huā Shēnɡ

别名翻转红、猪大肠

来源远志地花生Polygala crotalarioides Buch.-Ham.,以入药。

生境分部四川。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补心安神,祛痰。主治血虚心悸,失眠多梦,咳嗽痰少等症。

用法用量1~3钱,水煎服或泡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地花生

药材名称地花生

拼音Dì Huā Shēnɡ

别名翻转红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远志科植物猪大肠。春、秋采根,晒干备用。

原形态多年生矮小草本,高6~20厘米。根肉质,形似猪大肠。茎直立或斜向上,淡紫色,被长柔毛。单叶互生;椭圆状或椭圆状倒卵形,全缘,先端微凹,边缘被睫毛,两面均被毛。总状花序,密生多数花,腋生或腋外生;花小,易落;苞片3,淡绿紫红色;花萼5:花瓣3,下部与雄蕊稍合生;雄蕊8,下部合生稍向一边开裂;子房2室。蒴果扁形,被硬毛。种子有毛,种阜有2枚卵形的附属物。花期8~9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疏林下矮草丛中。分布四川等地。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补心安神,祛痰。治血虚心悸,失眠多梦,咳嗽痰少。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浸酒。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马醉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醉木药材名称马醉木别名梫木来源杜鹃花科马醉木Pieris polita W. W. Smith et J. E. Jeff.,以叶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性味苦,凉

  • 果上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果上叶药材名称果上叶拼音Guǒ Shànɡ Yè别名密花石豆兰、石串莲、羊奶果来源兰科石豆兰属植物极香石豆兰Bulbophyllum odoratissimum

  • 虎骨胶

    药材名称虎骨胶拼音Hǔ Gǔ Jiāo别名虎胶(《医林纂要》)。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骨胳煎熬而成的胶。制法取净虎骨锯成小段,置锅内加水煎熬,经24小时后,将煎液过滤,加入白糖、明矾末少

  • 红石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石耳药材名称红石耳拼音Hónɡ Shí ěr别名石耳子、黄底石耳来源地衣类石耳科石耳属植物红腹石耳Gyrophora hypocrocina Jatta,以叶

  • 金刚藤头

    《中药大辞典》:金刚藤头药材名称金刚藤头拼音Jīn Gānɡ Ténɡ Tóu别名铁菱角、饭巴坨、冷饭巴(《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粉菝葜的根茎和

  • 红豆蔻

    《中国药典》:红豆蔻药材名称红豆蔻拼音Hónɡ Dòu Kòu英文名FRUCTUS GALANGAE别名大良姜、山姜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Alpinia galang

  • 赤扬

    药材名称赤扬别名水拨树、水瓜树、水冬果来源桦木科赤扬Alnus japonica Sieb. et Zucc.,以嫩枝、叶、树皮入药。生境分部湖北。性味苦、涩,凉。功能主治清热降火。鼻血不止:1两,浓

  • 红扁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扁藤药材名称红扁藤别名背带藤来源葡萄科红扁藤Vitis chungii Metc.,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江西、福建、广东。性味甘、涩,平。功能主治消肿拔毒。治疮痈疖肿。用法用量3

  • 钩藤根

    《中药大辞典》:钩藤根药材名称钩藤根拼音Gōu Ténɡ Gēn出处《闽东本草》来源为茜草种植物钩藤的根。性味《闽东本草):"味苦涩,寒。"归经《闽东本草》:"

  • 卷心菜

    药材名称卷心菜别名圆白菜、莲花白、包菜来源十字花科卷心菜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栽培。化学成分叶含有维生素U样因子,一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