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胎前阴门肿。详该条。
见《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因五脏精气衰败而致相应的身体部位失去正常的强健状态。五脏各与身体的一定部位相通应,五脏精气充沛则形体强健,若脏气虚衰则相应部位失养而呈现失强体征。如腰为肾之腑,腰脊强直,转摇
病名。见高淑濂《胎产方案》,即子痫。详该条。
指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五个传导和变化饮食物的器官。这些器官具有消化吸收饮食和排泄糟粕的功能,故称。《素问·五脏别论》:“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
病名。即直肠泻。《医宗必读·泄泻》:“直肠泄,食方入口而即下。”详直肠泻条。
①无根的脉象之一。脉浮散不聚,轻按有分散零乱之感,中按渐空,重按则无。《脉经》:“散脉大而散,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主元气离散,见于病情垂危阶段。②足太阴之别络。以散行而上,故称。《素问·刺腰痛篇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肩关节脱臼。详肩甲骨出条。
见《中药志》。为龙牙草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即眉心疔。见该条。
即民间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