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腕痈。见该条。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六十四。症为包块生于颈之两侧,推之可动,形圆而软,遇恼怒愤郁则肿大而痛。宜舒肝解郁,可用丹栀逍遥散化裁。
脚的后部。《灵枢·经脉》:“足少阴之脉……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
病证名。指以里急后重为突出的痢疾。《诸病源候论》卷十七:“重下利者,此是赤白滞下利,而挟热多者,热结肛门,利不时下而久气,谓之重下利也。”治宜清热活血。用芍药汤加减。
见《中医药实验研究》。为合掌消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出《灵枢·癫狂》。即尾骨。详尾骶骨条。
①标本的同义词。②指病情发展经过之始终。《灵枢·禁服》:“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
【介绍】:唐代人。撰有《养生经》一卷,已佚。
见景岳新方砭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半夏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