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中医外科学讲义》(1960年人卫版)。指在外痔中有血栓形成者。多因内热血燥,强力负重而致血络损伤血瘀而成。症为肛门部如乳头突出,色青紫,剧痛,甚者可化脓破溃成漏。治宜清热凉血。服凉血四物汤,
出《脉经》。亦名双生、骈胎。指妇人一次怀二胎。
见黄帝内经素问吴注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海螵蛸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谷精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许慎《说文解字》。即唇疮。详该条。
见《北京地区植物志》。即芦荟,详该条。
十二个脏腑的合称,亦作十二脏。即心、肝、脾、肺、肾、膻中(心包络)、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素问·灵兰秘典论》:“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病证名。指呕吐因风冷入胃所致者。《症因脉治》卷二:“风气呕吐之症,偶遇风冷,即发呕吐,头额疼痛,面赤面热。”脉多见浮。治以散风为主。宜用防葛平胃散、防葛二陈汤等方。
古病名。详见水毒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