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姜附汤

姜附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姜附汤

药方名称姜附汤

处方附子(炮.三钱)干姜(炮.五钱)

功能主治治中寒,四肢厥冷强直,失音,口噤吐沫。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八分,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姜附汤

药方名称姜附汤

处方干姜一两,附子(生.去皮.脐.细切)一枚。

炮制右合匀。

功能主治治伤寒已经转下,又曾发汗,内外俱虚,邪气未解,表证不见,身无大热,昼日烦躁,不得眠睡,夜即安静,不呕不渴,脉候沉微者,宜服之。

又治暴中风冷,久积痰水,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一切虚寒,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重订严氏济生方》:姜附汤

药方名称姜附汤

处方干姜(炮)附子(炮,去皮、脐)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僵直,失音不语,或卒然晕闷,手足厥冷。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挟风不仁,加防风15克;兼湿肿满,加白术15克;筋脉挛急,加木瓜15克;肢节疼痛,加桂心15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朱氏集验方》卷四:姜附汤

药方名称姜附汤

处方白豆蔻半两(去壳),附子1个(7钱,炮),缩砂仁3钱,白姜1两(炮),甘草半两。

功能主治脾虚腹胀,呕吐痰饮,食不进,或发寒热。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半,煎8分,空心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四

《千金》卷十八:姜附汤

药方名称姜附汤

处方生姜8两,附子4两(生用,4破)。

功能主治痰冷癖气,胸满短气,呕沫头痛,饮食不消化;亦主卒风。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分4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姜汁、附子二味,辟冷癖,其力倍专,乃干姜附子汤之变法。彼取温中,故用干姜,此取涤痰,故用姜汁,两不移易之定法。

摘录《千金》卷十八

普济方》卷二○九引《指南方》:姜附汤

药方名称姜附汤

处方干姜3两,附子3分,甘草1两。

功能主治阴寒暴下;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厥冷,语音不出。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引《指南方》

圣济总录》卷七:姜附汤

药方名称姜附汤

处方干姜(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甘草(炙)1两,桂(去粗皮)1两,当归(酒浸,切,焙)1两,白术1两,细辛(去苗叶)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1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中风,失音不语。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

普济方》卷一九九引《广南卫生方》:姜附汤

药方名称姜附汤

处方附子(生,去皮脐)。

功能主治瘴毒阴候,发热或寒,烦躁,手足冷,鼻尖凉,身体疼重,舌上苔生,引饮烦渴,或自利呕逆,或汗出恶风。

用法用量每个分作4份,每份用水1盏半,入炮黄耆干姜2钱,切作片子同煎至8分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滓再煎。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九引《广南卫生方》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姜附汤

药方名称姜附汤

处方生姜半两,艾叶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枳壳(去瓤,麸炒)3分,生地黄1两半。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脉痔有虫,时或痒痛,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早、晚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赤水玄珠》卷二:姜附汤

药方名称姜附汤

处方干姜5钱,熟附子3钱。

功能主治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忽然晕倒,口吐涎沫,状如暗风,手足厥冷,或复烦躁;兼阴症伤寒,大便利而发热;及中脘虚寒,久积痰水,心腹冷痛,霍乱转筋,四肢厥逆。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作2次服。或虑此方太燥,即以附子理中汤相继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

《痘疹活幼至宝》卷终:姜附汤

药方名称姜附汤

处方附子2钱,老生姜2钱(切细)。

功能主治痘正出时,调护不慎而为风邪所袭,眼直视,牙关紧者。

用法用量浓煎,灌下1-2酒杯。出微汗即愈。

摘录《痘疹活幼至宝》卷终

辨证录》卷一:姜附汤

药方名称姜附汤

处方白术1两,茯苓5钱,附子1钱,人参5钱,甘草1钱,干姜1钱。

功能主治冬月伤寒,4-5日后,腹痛,小便不利,手足沉重而疼,或咳,或呕。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一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姜附汤

药方名称姜附汤

处方杜仲干姜(炮)、附子(炮)。

功能主治腰脐寒痛,腰间如冰,得热则减,得寒则增,脉必紧。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

《不知医必要》卷三:姜附汤

药方名称姜附汤

处方白术(净炒)3钱,附子(制)3钱,干姜(炒)1钱5分,良姜1钱,炙草1钱。

功能主治暴泻不止,或大汗大喘,手足厥冷,气少不欲言语。

用法用量水煎,候温急服。

欲呕者,加制半夏2钱。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三

外科枢要》卷四:姜附汤

药方名称姜附汤

别名参术姜附汤

处方人参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干姜(炮)5钱,白术5钱。

功能主治疮疡,真气亏损,或误行汗下,或脓血出多,失于补托,以至上气喘急,自汗盗汗,气短头晕。

用法用量参术姜附汤(《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摘录外科枢要》卷四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姜附汤

药方名称姜附汤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3分,葛根3分,甘草(锉,炙)3分,桂(去粗皮)3分,芍药半两,麻黄(去根节,先煮,掠去沫,焙)1两半。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巨阳中风,项背强,啬啬恶寒,汗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入大枣2枚(去核),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取汗,未汗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猜你喜欢

  • 抵圣膏

    《圣惠》卷六十七:抵圣膏药方名称抵圣膏处方麻油2斤,羊脂4两,野驼脂4两,腊月猪脂10两,当归2两,乌蛇2两,生干地黄2两,连翘2两,续断2两,白芷2两,白蔹1两,白及1两,玄参1两,鲮鲤甲1两,猬皮

  • 磁石木香丸

    药方名称磁石木香丸处方磁石3两(烧令通赤,以醋淬7遍,捣碎,研,水飞过),木香1两,附子3两(炮裂,去皮脐),干姜3两(用浆水1斗,盐花1合,与附子一处以慢火煮,水尽为度,切片,焙干),汉椒3两(醋浸

  • 封脐散

    《普济方》卷三六○:封脐散药方名称封脐散处方甑带灰 乱发灰 白姜灰 红绵灰 南星 白星当归赤小豆五倍子各3克(为末)血竭龙骨赤豆脂(煅)海螵蛸百草霜胭脂各1.5克(别研)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主治小儿

  • 截风丸

    药方名称截风丸别名截风丹处方天麻2钱,直僵蚕(炒)2钱,南星(炮)2钱,麝少许,赤蜈蚣1条(大者,酒浸,炙),白附子(炮)1钱,防风1钱,朱砂1钱,全蝎(焙)1钱。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

  • 补益阿胶丸

    《圣惠》卷八十:补益阿胶丸药方名称补益阿胶丸处方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熟干地黄1两,牛膝1两半(去苗,烧灰),黄耆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白术半两,柏子仁1两,芎?3分,赤石脂2两,艾叶3分(

  • 连肚丸

    药方名称连肚丸处方黄连7两。制法水湿透,纳雄猪肚内,用线紧缝,饭上蒸十分烂,取出,和少蒸饭捣和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小儿因虫内耗精髓,外蚀皮肤,致疳症遍体生疮不歇。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米饮送下

  • 蜡脂

    《外台》卷三十二引《崔氏方》:蜡脂药方名称蜡脂处方蔓青油3升,甘松香1两,零陵香1两,辛夷仁5分,白术2升,细辛5分,竹茹1升,竹叶(切)5合,白茯苓3分,蘼芜花3分,羊髓半升(以水浸,去赤脉,炼之)

  • 感气丸

    药方名称感气丸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为末)1大钱匕,腻粉2钱匕,瓜蒂(为末)27枚,麝香(当门子)1枚。制法上除麝香、腻粉外为末,用豮猪胆汁调匀,入麝香在内,以猪胆皮盛,线挂于黄土壁上,逐日未洗面时

  • 黄连炉甘石散

    药方名称黄连炉甘石散处方炉甘石500克黄连120克 龙脑适量制法先以炉甘石置巨火中,煅通红为度,另用水250毫升,瓷器盛贮,纳黄连入水内,却以通红炉甘石淬七次,就以所贮瓷器置日中晒干,然后同黄连研为细

  • 秦艽苍术汤

    药方名称秦艽苍术汤处方秦艽(去苗)桃仁(汤浸,去皮,另研)皂角(烧存性,研)各3克苍术(制)防风各2.1克黄柏(去粗皮,酒洗)1.5克当归梢(酒洗)泽泻各0.9克槟榔0.3克(另研)大黄少许功能主治治